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

时间:2019-08-17 18:11: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临场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语言虐待”。

心理学家说,语言虐待不如身体虐待容易引起注意,因为看不见伤痕,留不下证据,然而它的伤害可能比身体虐待更加严重。

很多遭受“语言虐待”的人一直怀疑自己的痛不欲生是因为太脆弱。

因为比起受到身体虐待的人,他们似乎没有资格叫苦,没有资格抑郁,没有资格生病。但他们的痛苦是实实在在的,每天生活在压抑之中,每天回家都战战兢兢。

没有人觉得骂一骂子女是一种虐待,而孩子也不会表达,他们首先是哭泣,之后就变成了麻木。于是这种虐待就被慢慢合理化了。

鲁迅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而更大的悲剧是,有些无价的东西已经被毁灭了,却没人看到。

很多父母就是典型的语言虐待的根源,这种父母几乎不会给予孩子赞扬和肯定。而用取笑、挖苦、打击来取代一些正能量的说话方式。

小澈是好友的儿子,在他六七岁的时候,有次两家人一起在外面餐厅吃饭,他正在玩着有唐诗的小卡片,女儿因为从小喜欢认字,就从他手里拿两张读了一下上面的唐诗。

小澈很惊喜的说:

“妹妹好厉害啊,居然能全部读出来呢!”

这时候小澈的妈妈说了一句话:

“你看妹妹才两岁多就会看字读唐诗,你都上了一年级了,这么几首唐诗要背一个星期,太差劲了。”

话刚开头我就想打断,但已经来不及了,小澈眼里的光芒暗淡了,他怏怏不乐地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过一会又过来抢走了女儿手里的卡片,把她弄得大哭起来。

于是斥责声又响了起来:“这么不懂事,给妹妹玩一下怎么了!一点礼貌都没有!”

小澈眼里闪烁着委屈和愤怒的泪光,倔强地喊:“卡片是我的!”

我知道,他不是在乎这两张小卡片,是因为妈妈的话让他受伤了,但又没办法说出具体的感觉,不知道如何发泄情绪,只好做出攻击妹妹的行为,缓解自己的难堪和委屈。

我把他带到门外问他:“妈妈这样说让你很不高兴是吗?”他不说话,点点头。

“妈妈这样说不对,小澈在阿姨心中是很棒的,你也会很厉害的本领呀,对不对?”

可三言两语只能勉强安抚一下他的情绪,作用并不大,自此之后也许因为心里的隐隐抗拒,小澈都没有再来过我们家玩了。

这种情绪的虐待超越体罚成为孩子一生的伤痛,焦虑、没有自尊、没有自信、具有攻击性、对世界和任何人都是不信任的态度,这是你想要的吗?

一定不是。遇到想要发脾气的瞬间,要怎么办才好?

1、20分钟冷静期

深呼吸5分钟,给自己20分钟的冷静期。深呼吸,给自己一个重新评估孩子错误的机会,如果我们能控制在5分钟之内不吼叫、20分钟之后再来评估孩子的行为,你会发现一切都没什么大不了的,有问题解决问题就好了,为什么要用最恶毒的语言去伤害和恐吓我们的孩子呢?

2、一起讨论情绪

和孩子一起讨论情绪,把你的愤怒情绪告诉孩子。愤怒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感觉了,所有人都会有,如果你愤怒了,你可以和孩子谈谈你现在的感受,同样鼓励你的孩子也和你多讨论愤怒的情绪。这能够真的帮助你和孩子之间形成积极有效的健康关系。

妈妈现在有点生气,但是我们5分钟之后再来讨论这个问题可好?

3、处理问题坚定

冷静不代表不处理问题,问题要坚定的处理。

孩子会有行为不端,不听话,严重的犯错,我们冷静的处理不代表不处理,用坚定的方式和他们交流,告诉他们有些事情是不能容忍的。在交流的过程中和孩子面对面的站着或者坐着,而不是你站在高处,孩子蹲着。

和孩子一起商讨不能容忍的行为背后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指责、无休止的絮絮叨叨,这没有用。

都说浪子回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谁还能不犯错?平静的处理孩子的行为,但是不要去威胁孩子。威胁和羞辱会让孩子感觉到不安全,每个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路上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帮助孩子做出更好的选择,或者给他们更多的建议和帮助,而不是恐吓、侮辱和威胁。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