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想去幼儿园该如何是好

时间:2019-09-11 16:37: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宝宝入园前后,生病的很多,这让很多妈妈很纠结,是要继续送宝宝上学,还是要休息几天?

  要处理好这个问题,妈妈先要搞清楚宝宝为什么会生病?

  宝宝在家里,一般享受着全家人的关心和照顾,从情感上,感觉很温暖,也很安全。到幼儿园后,面对的是佰生的人群,容易精神紧张、焦虑,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被小伙伴欺负、睡眠不好等,每天都要哭几次,心情不好导致免疫力低,如果再遇到病原体侵袭,就很容易生病了。

  再加上幼儿园孩子多容易交叉感染,所以体质偏弱,适应能力差的宝宝去幼儿园以后,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冒发烧,严重的会转成气管炎、肺炎。

  在家里,宝宝在饮食方面一般可口,到了幼儿园,过的是集体生活,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胃口,赶上不可口的饭菜,就吃不下,影响营养成分的摄人。有的宝宝在家饮食没规律、不定时吃饭,到了幼儿园无法适应定点用餐,导致食欲下降。那些不会自己用餐的宝宝就更惨了,绝对是吃不饱的!饮食上的变化,导致宝宝饮食不佳、喝水少、大便干结,造成机体脏腑功能失调,容易发生一些肠胃疾病。

  总之,宝宝入园,仿佛从一个被娇生惯养的“温室”进入到条件相对较差的“室外”,要经历一个身体抗寒、抗疲劳能力、抗病能力的锻炼,他们的身体机能才能从“较差”状态过渡到“较强”状态,很好地适应集体生活。

  有的妈妈觉得自家宝宝身体非常健康,不会生病的。事实并非如此,即使宝宝身体发育正常,也并不意味着他的机体对各种病原体都有抗病力。宝宝接触的小朋友多了,环境复杂了,接触各种病原体的机会也就多了,患病的次数就会相应增多。但是宝宝的身体对各种接触到的病原体也会产生抗体,所以他的抗病能力也会逐渐增强。

  所以说,宝宝入园生病,不是什么大事,妈妈要想到宝宝从一个在父母照顾下的娇宝宝,过渡到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孩子有一段磨合期。磨合期的长短,除了看宝宝自身的适应性外,妈妈的支持也很重要。

  宝宝入园后,妈妈的功课

  那么,妈妈怎么做,才能减轻入园给宝宝带来的生理上的、心理上的压力呢?第一重要的就是,3岁前尽量不要送宝宝去幼儿园。

  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著名的临床医学家史蒂夫·比杜尔夫就提出警告说,把年龄不足3岁的孩子交给幼儿园会增加损害他们正常心理发育的危险。比杜尔夫具有20年的儿童教育经验,他曾提倡早期教育,可是他后来发现,父母才是培养孩子的最好老师,托儿所和幼儿园只不过是在做“二流”工作。

  虽然幼儿园试图满足非常小的孩子的需求,但由于孩子太多,老师根本照顾不过来。而条件差的幼儿园就更无法照顾到孩子了,遭到忽视的孩子往往有恐惧感、孤独感,如同失去母爱般凄凉。

  比杜尔夫坚定地指出,那些很早就脱离父母到托儿所的孩子更容易发展攻击性性格、反社会行为以及其他的心理问题,这样的孩子在日后会遭遇人际关系问题,不容易与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里奇和两位牛津大学的教授对1200名孩子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发现,从小被放在托儿所里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富有攻击性。另有两项研究也发现同样的结果,那就是在托儿所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发展反社会行为和暴力行为。

  儿童专家指出,过早上托儿所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大脑发育、情感发展、社会行为、认知能力培养,另外他们的身体发育也迟缓,神经萎缩,脑发育异常,这些都与没能得到一对一家庭关怀有关,所以专家建议应该让幼小的孩子在温暖安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而不是过早地将他们送到托儿所。

  即使宝宝到了3岁,妈妈也要从各个方面做好安抚工作,让宝宝这段入园过渡期过得轻松一些。

  1.做好入园准备工作

  宝宝对熟悉的环境排斥性会比较小,所以,入园前的一段时间,妈妈最好经常带宝宝去幼儿园看看,带宝宝认识一下老师、熟悉一下新环境,然后再给宝宝讲讲入园后将会过怎样一种生活。妈妈可以借助童话作品、大班宝宝的案例等,讲得越形象生动,宝宝的心理准备越充足。

  宝宝入园后,妈妈最好将宝宝特殊的生活习性与老师进行沟通,这样,宝宝感受到老师和妈妈一样对自己好的时候,就会增加一些亲切感,减轻陌生感。

  2.第一个接宝宝回家

    妈妈送宝宝入园,宝宝哭闹的时候,妈妈不要流露出厌烦情绪,可以对宝宝说:“妈妈第一个接你回家,妈妈很爱宝宝!”千万不能因工作忙晚接孩子,只剩宝宝一人在幼儿园,会增强宝宝的恐惧感,使得他第二天入园的时候更加哭闹。

  3.患病后及时休整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