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营养之“钙”│可把钙累坏了

时间:2019-07-04 12:09: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孩子一出生就缺钙!枕秃、盗汗、夜间哭闹说缺钙!睡觉不踏实,惊跳,说是缺钙!孩子出牙晚说缺钙!孩子长得慢说是缺钙,孩子长得太快说钙不足!测骨密度说缺钙,查微量元素说缺钙!!!

钙说:这些黑锅我不背!!!我想静静!!!

孩子到底要不要补钙?

回答一句话:不用补钙!!!

这是一个儿童补钙产品的广告,写了缺钙的6种表现。看完之后吓坏了,真是什么都能跟缺钙挂钩。写广告词的小编,能不能专业点,我敢说,同样的六大症状,换成缺“锌”同样适用!!!所以这些广告商们你们是不是缺“心”!!!

“钙”是婴幼儿发育中重要的微量元素,然而又是所有微量元素中最“憋屈”的!从孩子一出生开始,常听说吧,但凡孩子有点解释不了的问题出现,就会被别人说成是,缺钙。

为什么不需要补钙?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了明确的摄入标准。根据其《婴幼儿营养指南》,婴幼儿0~6个月时每天应摄入300毫克钙,而母乳能为婴儿提供充足的膳食钙。欧洲儿科胃肠肝病营养学会(ESPGHAN)公布的全球婴儿配方奶标准则显示,每1000毫升配方奶应含330~940毫克钙。

我国卫计委印发的《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第二十六条也专门指出,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内一般不用补充钙剂。

也就是说,婴儿出生后0~6个无论是母乳喂养、奶粉喂养还是混合喂养,都不需要补钙,但是要补维生素D。因为母乳中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奶粉喂养每天不到800ml也需要补充,因为钙是够了,但是没有维生素D,钙不能被吸收利用。

*公众号搜“维生素D”有具体补D的量和方法*

6个月以上的婴儿,开始添加辅食,辅食+奶的搭配也可以保证钙的来源充足。

什么情况下需要补钙?

只有一种情况下,需要额外补钙,就是奶量摄入不足。美国儿科学会认为,有的孩子由于疾病原因,钙摄入不足,有的家庭因为吃素,孩子吃不到蛋类或者奶制品,这时候不能摄入足够的钙,需要额外钙剂,吃素食的婴儿同时还需要补充维生素B12,维生素D,维生素B2等。

为什么不能过度补钙?

为什么不需要常规补钙。婴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需要钙,还需要其他的同样重要的微量元素,比如铁和锌。

钙,铁,锌这三个微量元素都是二价阳离子,它们在胃肠道吸收的过程中是相互竞争的关系。如果饮食均衡,钙铁锌都能够被正常吸收,既不会缺铁,也不会缺锌,更不会缺钙。但是如果过量的补钙,就有可能会减少铁和锌等营养素的吸收,而且容易造成便秘,还有可能增加肾脏负担。

长时间的过度补钙,可能会引起缺铁或者缺锌,是一件得不偿失的“补”。

在国际上,通常将婴幼儿钙摄入总量超过推荐量的50%,看成是过度补钙。美国的研究者曾专门进行过一项3~5个月婴儿过度补钙试验,在试验里,补钙组日均摄入量高达正常标准的4倍(约每天1700毫克),对照组正常摄入量为每天470毫克。9个月后,结果显示,补钙对婴儿血钙、尿钙和铁营养指标均无显著影响。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临床上,所谓”缺钙“的这些症状,也就是说平时经常说的易激惹、盗汗、睡眠不安等,都是“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主要症状,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导致钙磷代谢紊乱。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主要表现神经兴奋性增高,如易激惹、烦闹、汗多刺激头皮儿摇头。通俗讲患儿有睡眠不安、爱哭闹、易出汗等现象,出汗后头皮痒而在枕头上摇头摩擦,出现枕秃(枕秃不是特异性症状,正常婴幼儿因为摩擦也会出现枕秃)。

婴儿出生15天后每天需要补充400IU维生素D,1岁以后每天需要补充600IU维生素D。如果婴儿出现早起的易激惹、烦闹、汗多刺激头皮儿摇头等现象,不能作为诊断标准,血清25-(OH)D3水平的检测最准确。血生化(碱性磷酸酶)和骨骼X线检查为诊断的“金标准”。

确定是“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需要大剂量服用维生素D进行治疗,补充钙只需要从膳食中的牛奶、配方奶、豆制品补充钙和磷,只要足够牛奶(500ml)就不需要补充钙剂,仅在有低血钙表现、严重佝偻病和营养不足时需要补充钙剂。

如何判断缺钙?


(不同年龄钙和维生素D的需求量和每天需要的摄入量)

一、孩子每天需要摄入多少钙?

  1. 0~6个月钙的推荐摄入量是200mg/每天,无论是母乳还是配方奶都可以满足;

  2. 6~12个月钙的推荐摄入量是260mg/每天,无论是母乳还是配方奶都可以满足,辅食中也能摄入钙;

  3. 1~3岁钙的需求是500mg/每天,推荐深入量是700mg。奶和辅食是主要钙的摄入途径。

只要每天摄入足够的奶量,完全不缺钙!!!

二、目前的微量元素检查和骨密度检测,都不能判断婴儿是否缺钙。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