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摧毁你的孩子,就请做到这五条

时间:2019-07-01 18:02: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自从孩子出生以后,我和许多家长一样,也免不了会操心:怎么样才能保全他,不至于毁了他。后来发现,想要给孩子好的教育,第一条就是,教育好自己。怎么样才叫教育好自己?

就是有自我更新的能力。

如果你总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观念,一直认为“我没错”、“教孩子有什么好罗嗦的”、“大人对孩子都是这样的”,在封闭的认知里,无知无觉地过着,习惯地挑剔,习惯地辱骂,习惯地不把他当人,一点都不知道他正在承受你所有的恶。

那么,父辈下在你身心里的毒,你会原封不动地传给孩子。

教育绝不是斩钉截铁的决定,掷地有声的口号,立竿见影的手段。

相反,它需要你忐忑一下,停一下,犹豫一下,甚至,多无能几回,这样反而能为孩子的成长,赢得多一点健康的可能。

因为,“软弱”比“强硬”,“手足无措”比“二话不说”,更能让你意识到,孩子是个人,你是永远的学生。

还有就是,一定要爱自己。

在养育小十月的过程中,我最深刻的一点就是,大人爱自己,才会爱孩子。

否则,“爱”就是虚伪空洞的口号,只能飘来飘去,让大人自我美化和感动,无法真正赐福给他的生命。

你如果爱自己,就会知道运用智慧和理性,让自己不拧巴,远离穷丑恶,力求富美善,实现自己的理想,尽你所能地快乐。

你快乐,孩子自然就快乐。

而这种快乐,才是真正的营养,比1000块一筒的进口奶粉,和1000块一堂的高级早教课,更能滋养他的身心。

许多父母总觉得,自己过得很苦,孩子出生了,那就让孩子去光宗耀祖,替自己争光。

这样一来,孩子一出生,就背上一身债,你天天催,年年逼,怎么健康快乐得起来?

爱自己,所以负责自己,无论财富,还是理想,或者幸福,都与孩子无关。这是每一个做父母的男女,都要每天背诵1000遍的金科玉律。

第三点就是,你不用太紧张,甚至可以“缺心眼儿”一点,去追求你的人生。

现在许多家长,被心理学书籍吓得不轻,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弄得孩子痛苦抑郁紧张焦虑半身不遂,啊哦,好好的孩子就这样毁了,我是罪人啊。

于是,许多妈妈会舍弃职业和理想,一丝不苟地照料着他。

我承认童年的影响巨大,但是这样的付出,往往得不偿失,并且很容易形成病态的共生关系。

许多孩子长大之后,成为巨婴或妈宝男,都是这样的原因。

因为你从小到大,都与他“你我不分”,成为病态共同体,以至于任何外来者,女婿、媳妇、不认同你们的外人,全是危险的敌人,要统统想办法剿灭。

相比于你影子般的跟随,母鸡般的照料,孩子更需要的,是一个懂界限、知进退、温柔地坚持、不熄地进取的母亲。

再者,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是多方因素共同造就,教育、朋友、恋爱、婚姻、职业、阅读、思考、以及各种不可名状的七七八八……家庭并非唯一的因果律。

苏珊桑塔格说过:“我们与自己的关系,不是认同的关系,而是变异的、创造的、革新的。保持同一,实在令人腻烦。”

你放轻松。

尽好母亲的养育之责,然后做好榜样,让他在宁和的环境中,去自然而然地学习你应对冲突的策略,与人相处的方法,追求理想的野心,坚持自我的意志。

而在他与你渐行渐远之时,你只需温柔地放手,得体地退出,祝福他一路走好,告诉他你是他永远的后盾,不管他成为什么样子,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幸福也好,痛苦也罢,你都在爱着他,这样就可以了。

有些妈妈会告诉孩子:宝贝,我爱你,为了你,我愿意放弃一切。

错!

你这样不仅不会成为孩子的福,反而令他觉得不堪重负。

你要告诉他:你是你,我是我。我爱你,但我不会因为你失去我自己。而你长大了,也要这样对妈妈。

父母,不是一种牺牲,而是一种陪伴。

第四点就是,你一定要有心理准备,孩子不会成为你想要的样子。

有些家长想要孩子长大之后功成名就;

开放些的父母,希望孩子健康快乐;

再不然,希望和孩子成为朋友……

其实这都不太可能顺利实现。

希望孩子成为精英的父母,很可能收获一个只想坐在路边鼓掌的孩子。

希望孩子快乐的父母,很可能收获孩子接踵不断的痛苦、叛逆、挑衅、冲突、抑郁。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