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总半途而废怎么办

时间:2019-07-31 19:53: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孩子做事总半途而废怎么办?如何培养孩子不怕吃苦,坚持的意志力?担心孩子半途而废,爸妈该怎么办?

在橙子上兴趣班这件事上,我和橙子爸爸的意见比较一致,就是上一两个就可以了,多给孩子一些玩的时间。

比如周末两天,橙子只有半天上兴趣班,我们基本都会拿出一个整天的时间带他玩。

本来觉得给橙子的压力已经很小了,没想到,小孩儿居然还嫌累,动不动就说:“我不想上兴趣班,太累了。”

问他:“不上兴趣班,那你打算干什么?”

“我就想在家里呆着,玩。”

说这话时,小孩正躺在沙发上,一条腿搭在沙发背上,一副优哉游哉的样子。

让人看着直来气。

该讲的道理都讲了,基本没效果。每次都生拉硬拽也不是办法。

怎么办?

我打算让他感受一下周末上一天半兴趣班、周一到周五还有两个晚上要上课是什么滋味,让他知道什么才是累。

当然,这是气话。

想让孩子不怕吃苦、有韧性,做事不半途而废,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我边摸索边实践,做了这几件事,目前看来还是有效果的。

首先,解决认知问题。

有人会说:什么是认知?不就是“讲道理”高级一些的说法吗?

在我看来,认知≠道理。

认知是非常客观地揭示事物的真相。

而道理,更像是一种经验总结,带有很多的主观性,不同的道理,有时甚至是自相矛盾的。

为什么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就是因为,我们明白的只是道理,而非提升了认知。

认知的疆界扩大了,自然而然就会带来行为的变化。

我在“得到”上订阅了好几个专栏,对提升认知非常有益,经常有大开脑洞的感觉,我经常和橙子一起听。

有一次,我们一起听吴伯凡的认知方法论,正好讲到了这个问题:

人为什么不能一味追求舒适,为什么要“自找苦吃”?

吴伯凡给出了两个解释:

第一,追求舒适会让人越来越消极,能力越来越弱。

所谓舒适,就是不被打扰,无需努力,舒舒服服地活在舒适圈里。

但是,你在这个舒适圈里还是会遇到挑战。为了让自己感觉舒适,你会进一步退缩,舒适圈会也缩得更小。

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陷入了持续的将就和苟且中。

慢慢地,人就变得对环境高度依赖,非常脆弱,经不起一点变动。

第二,快乐是有高低之分的。

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后的那种快乐和成就感,是更高级的快乐,是逃避挑战的人永远体会不到的。

我和橙子认认真真地听完了这一课。

我不知道他能听懂多少,但我能感受到,他在用心听。

我相信,这些会在他心里埋下一颗种子,会让他对“吃苦”“舒适”有了新的认知。

二、光有认知还不行,还要把认知和生活中的具体事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加深理解。

听完这节课,我和橙子讨论:

有哪些事,当时感觉很舒服,但长远来看,却是不好的?

有哪些事,当时看起来很麻烦很痛苦,,但长远看,却是有益的?

咱们一人说一个,看谁说的多。

我做示范,先从简单的说起:

“自己做饭比下饭馆要麻烦,但是长远来看,自己做的饭更营养健康,对身体更好。”

橙子顺着我的思路说:“我现在拖地,虽然有点累,但是房间变得干净了,可以光着脚在地上跑来跑去。”

我说:“别人在休息看电视的时候,我在加班写公号文章,虽然玩的时间少了,但是,写公众号给我带来了更开阔的眼界、更多的选择、更多的成就感,我感觉这比看电视、刷手机更开心。”

橙子受到启发:“我也是!我练游泳虽然很累,但是我学会了游泳,可以像鱼一样在水里游来游去,在水里更自由。”

“还有,妈妈虽然平时会加班回来得晚,但这样就腾出周末的时间陪我玩一整天,也还不错。”

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说了很多类似的体会,直到我实在想不出来,橙子还意犹未尽。

在他看来,这像是一个思维上的游戏,是一件挺好玩的事。

在这样的“游戏”中,有些话让孩子自己总结出来,比你一遍遍告诉他,更让他印象深刻。

有了认知,还有类似的经验相对照,两相结合,体会更深。

三、在日常小事中强化他的成就感,让他意识到努力的意义。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