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是给孩子立规矩的重要时期,该如何树立?

时间:2019-07-31 19:53: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如何给孩子树立规矩?0-6岁是给孩子立规矩的重要时期,脑科学研究发现,0—6岁是大脑的可塑期,也是孩子全面发展的关键期和校正期。这一时期的孩子拥有极强的可塑性,极易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别人的东西不许随便动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好奇心会驱使孩子去探索、研究所有他视线范围内的事物,但是他们并不会在一开始就形成正确的所属权认知,而0—6岁的孩子会对物品的所属权的认知会逐渐清晰,因此需要家长的不断引导。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孩子的所属权意识,如这个杯子是爸爸的,这个奶瓶是你的,可以玩一些“这是谁的”的游戏。

一旦家长发现孩子出现随便动他人物品的情况时,应该坚定的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许动”,而孩子在明确物品的所属权后,自然就会逐渐养成不拿他人东西的习惯。

家长在动用孩子的物品时,也应经过孩子允许,避免未经孩子的允许就随意将玩具送人等,孩子会体会到规矩对自己权益的保护,也会更加认同规矩,从而更愿意接受规矩的存在。

犯了错误要勇于承担

“孩子还小,知道错了就行了。”

当孩子犯错误时,很多家长都会说出这句话,但是我们所说的规矩并不是说孩子的错误不能被原谅,而是应该让孩子知道错误不是一句“对不起”就可以解决,而是需要承担一定的后果。

如果早上赖床,那么上学就会迟到;如果不好好吃饭,那么就要饿着肚子到下一顿饭;其实很多孩子不断犯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对错误的后果形成正确的认知。

当家长发现孩子犯错时,并不一定要一味的责打,反而是可以选择冷处理,告诉孩子自己犯错就要勇于承担,孩子只有真实体验过错误的不可抗后果,才会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让孩子学会承担错误也是学会担当的一个好时机,孩子可以通过这个机会明白自己需要对自己的生活负什么样的责任,而且可以让孩子学会如果正确的解决问题,培养勇气与担当。

学会尊重他人

“尊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也是一堂不会结束的课。

作为家长,首先要做到对孩子言传身教,从自身行为告诉孩子什么是尊重。其次,家长应该尊重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觉。最后,要不断通过故事、游戏等培养孩子的尊重意识。

在带孩子外出的过程中,家长应尽量使用谢谢、请、您等词语,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好好说话,不要大吼大叫,当孩子对任何职业产生好奇时,家长一定要避免掺杂任何个人情绪。

孩子学会尊重,也是获得他人尊重的前提。

不要随便打断别人讲话

如果家长总是打断孩子讲话,那么孩子一定也会无意识的打断别人讲话。

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在聊天的过程中,都会打断别人的讲话,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并不知道这种行为意味着什么,他们的这种行为只是表达欲的一种表现而已。

当家长发现孩子会打断别人说话时,应该明确的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礼貌的,如果孩子在下一次依旧会打断别人说话,家长可以在孩子专注于看动画片或者他在讲话时,打断他一次,让孩子真正体会到被打断者的感觉。

但是家长对孩子的这种行为出现过度反应,就会对孩子的表达带来负面影响,会让他们对表达产生抗拒心理,因此家长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而避免严厉责骂。

避免用暴力解决问题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不能正确的意识到什么才算是暴力行为,

处在诅咒敏感期的孩子,会认为语言是一种力量,所以会选择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而有的孩子打人,一部分原因是自我保护的行为,还有的原因就是认为这是快速解决问题的方式。

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暴力行为时,首先要避免的就是“以暴制暴”,让孩子学会如何正确的解决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对暴力行为的控制,也可以让孩子学会理智的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现在的教育问题中,有一个经常出现的词汇,就是“巨婴”,而这一类人大部分都生活在一个过度包办的家庭中,他们从小过的就是一个不操心、事事依赖他人的生活,很容易养成依赖心理,认为他人的帮助是理所应当。

家长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理能力的培养,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如一起收拾玩具,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学会整理自己的内务等,长期坚持,孩子不仅会形成独立自主的性格,同时会养成良好的自主性和自律性,对今后的成长生活起到重要作用。

做事要认真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