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孩子跟“人家的孩子”对比时,最致命在哪?

时间:2019-08-09 12:53: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上周跟朋友吃饭,旁边坐着父子俩。“你看看,人家某某为啥奥数学得那么好?”“你看看隔壁家的某某,学习多自觉!”“我同事女儿的钢琴都过8级了,你怎么就没人家厉害呢!”……一顿饭下来,耳边净是那位父亲对儿子的数落。那拿孩子跟“人家的孩子”对比时,最致命在哪?

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想起小时候,总有一种人在我们的生活里闪来闪去,他们叫“人家的孩子”。“人家的孩子”永远比你乖、比你努力刻苦、比你成绩好……而你,好像再怎么努力,也追不上 “人家的孩子”。

如今,被这个“人家的孩子”一直打败的你,或许也有了自己的孩子,那么,你是不是也会拿同样的话来教育他呢?

我们为什么需要“人家的孩子”?

前阵子,看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有一集,黄磊、何炅在小山村的蘑菇屋接待宋丹丹和儿子巴图。节目刚开始,一派和乐融融的感觉,没多久,就有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因为宋丹丹一直在损儿子巴图。比如当大华为大家做了早餐,宋丹丹却不满地对巴图说:我生了一个废物,啥都不会干,你看看人家……

因为宋丹丹这句话,很多名为“人家的孩子”的帖子在网上走红,网友除了替巴图抱不平,还纷纷吐槽“人家的孩子”是自己多年的敌人,因为自己就是一路被他们“比”着长大的。旁观这些吐槽的口水战时,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初自己的父母总爱搬出“人家的孩子”来教育我?而为人父母后的我,时不时为什么也会不自觉那么做呢?

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班杜拉教授做过一个实验。

他给三组孩子播放一个影片:影片的前半段是一个人对着一个充气玩偶拳打脚踢;影片后半段,A组孩子看到这个人受到惩罚,B组孩子看到这个人获得奖励,C组孩子则没看到这个人有任何好或坏的结局。

影片结束,实验者把孩子带到另一个房间,房间有很多玩具,同样有一个充气玩偶摆在显眼处。孩子玩了阵子,结果发现,A组孩子对玩偶表现出粗暴的行为次数最少,B组最多,C组居中。

根据实验,班杜拉提出一个学习的论断:“孩子通常会经由观察别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奖励或处罚),间接学习到是否要表现某一个行为。”这个间接学习的过程,被称为模仿,而模仿的对象则被称为榜样。

说到这,或许就明白了,不管是宋丹丹,还是大多人的父母,他们之所以在教育我们时,爱搬出“人家的孩子”,其实是心里的一种投射。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与自己的理想中还有差距,所以希望给孩子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借榜样的形象,让孩子意识到差距,懂得进步,从而也拥有同样的能力或素质。

盲目的比较,是错误的开始

可事实上,这种方法真能使孩子懂得差距和进步吗?

《我是演说家》第二季节目,有个选手讲了自己成长中的一个小故事:为了过一个快乐的暑假,有一次我把隔壁家那个经常被爸妈拿来跟我比的家伙叫过来,乞求他能不能看书别看那么晚,说服他能不能在考试做错几道题别考那么高分……可惜人家不答应,于是我狠狠把那个家伙揍了一顿。”

为什么我们不仅不学习榜样,反而对父母为我们树立的榜样充满反感?

这个选手在场上告诉评委自己的心声:

“从小学起,父母就爱拿我和别人比较。只要我背不出一首诗,他们就嫌弃你不如隔壁家的某某古诗背得好;我考试成绩只要稍差一点,他们就会数落你没隔壁家的某某争气、有出息……

一开始我当然生气,因为自己的父母老说人家孩子好,明摆着是不喜欢我。后来被说多了,就觉得讨厌,讨厌那个老让自己挨骂的人,也讨厌父母这种‘只管比不管教’的做法!”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

第一,每次问题发生,“人家的孩子”就出现了,在他的对比下,孩子的问题被放得更大,被骂得更惨;

第二,父母不断变换“人家的孩子”,一下这个隔壁家,一下那个隔壁家,让孩子老追不上。榜样没个准,就失去了被学习、被模仿的意义;

第三,父母老拿“人家的孩子”来否定、打击孩子,却不告诉孩子要怎样学,这让彼此间更像是一种职场的上下级关系,而不是一种教育的关系。

以前,金星在节目中说过一句话:“对家长来说,只管骂不管教的教育都是耍流氓!” 事实上,每一次父母这种“只管比不管教”的做法,都只会加深对自己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伤害,会让孩子一次次感到自己技不如人,让孩子觉得自己不重要。

我有个男性的朋友,是一家名企的策划总监,看起来精明能干,奇怪的是,他一直对自己不满意,觉得自己哪哪都不如人。

为此,他的爱情常不如意。因为自卑,他变得过分用心,害怕,谨慎,总想自己做不好就会被对方讨厌,被嫌弃……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