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好好沟通,从改变和孩子的说话方式开始

时间:2019-08-13 08:03: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不注意和孩子讲话的方式,和“权威者”心态有关

生活中我们能见到一些善于沟通的人,他们和别人讲话的时候,温和、有礼、懂得感恩、通情达理,我们评价这样的人是“高情商的人”。和孩子好好沟通,从改变和孩子的说话方式开始。

高效的沟通者并不天生高效,而是普遍在后天习得沟通的技巧,发展出了高效的沟通策略。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掌握着有效的沟通策略、并不断去优化说话的技巧,在当我们和别人沟通的时候,我们是“有意识地”去运用着这些策略和技巧的。 但是,回归到“父母”这个角色上,我们对自己的孩子的沟通往往是无意识的,或者说,很少去提醒自己“我该好好对孩子讲话”。

呵斥孩子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要求孩子速度快一点效率高一点、指责孩子不该捣乱、命令孩子按自己的要求去做事情、对孩子大声讲话,往往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以至于形成了习惯,自己可能都察觉不到。 不妨拉到文章后面,做一做“和孩子的沟通力”自测。大家通过自测题,可能会发现一些平时和孩子说话时的问题。有些问题是针对你自己的表现,有些问题是透过孩子的行为反观你的表现。 为什么我们习惯了“随意对孩子说话?”,这可能和父母们对于“自己和孩子的关系中的身份定位”有很大的关系。 觉得自己懂得比孩子多,要对孩子传道、授业、解惑?所以父母是孩子的老师?

认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指出孩子在自我发展中的不足、训练和指导孩子以帮助ta做得更好?所以父母是孩子的教练?

觉得在家庭里是规则制定者、是奖惩实施者、是孩子的带领者,因此父母是孩子的上级? 老师、教练、上级都不是我们倡导的父母角色,因为在这些角色里,我们会联想到“控制者、管理者、权威者、高位者”这些关键词,关系中的两个人并不对等。在这样的角色定位里,很难培养出我们想要的亲子关系,很难让孩子发展出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 什么样的角色定位才是更好的?陪伴者、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这样的关系是平等的,让我们学习做孩子的朋友,赢得孩子的“合作”。 意识变了,行为才有可能变,我们先变,孩子才会变。所以先改变自己,而改变自己,就从改变说话方式开始。

两个小贴士,教你从此改变和孩子的说话方式

“ 小贴士1 用“配合”取代“听话”

” 生活中,父母们对孩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听话”。如果我们把角色定位重新厘清,意识到我们跟孩子之间是平等的合作关系,你可以尝试把“听话”这个词换一种说话,换成“配合我”、“我们合作”。

一位妈妈的自述: 我儿子11个月大的时候,跟我回老家,我一个人带他,又是拿行李又是抱人,很担心自己吃不消,想对儿子说,“你要听妈妈的话”,话到嘴边想了想,改了个说法“妈妈带你回老家,一路上要好几个小时,请宝贝配合妈妈。”从那以后,我从来没说过“听话”这两个字,而“配合”这个词,就像神奇的魔法,打开了儿子和我顺畅合作的大门,我说到“配合”这两个字,不再像以前说“听话”时那样有种控制感,而儿子好像能听懂我的话,对我特别配合(当然,反过来,我也很配合他)。我们相处起来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和摩擦。

看,用“配合”取代听话,就是这么神奇,它调整了我们的心态,也改变了孩子的感觉。它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无往不利,它让我们摆脱“我是孩子的控制者”的心态,也让孩子自觉产生“爸爸妈妈很尊重我,因此我原意配合”的感觉。

“ 小贴士2 掌握关键词,“温和”。

” 往往我们对孩子说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对孩子说。 我们知道和上级、同事说话需要温和;我们和陌生人说话,也很温和。可是我们对自己的孩子却经常做不到温和。

“温文尔雅”、“谦逊有礼”、“客气礼貌”、“和颜悦色”这些夸人的词,都伴随着温和,“温和”指的是态度,体现在说话上是适中的音量、柔和的语气、平缓的语调、友善的表情、平静的肢体动作。

你的态度温和了,孩子才能接纳你说的话。“温和”,和你要说的话的内容无关。 比方说,孩子此刻有不良行为,你想指出他的行为是不受欢迎的,或者你想重申你们之间的约定,你都要温和地说。如果你粗气大声、提高语调音量妄图引起孩子的重视,此时就算孩子按照你说的做了,也只是暂时臣服于你的权威。换言之,孩子改变行为是因为你的态度震慑了他(他意识到爸爸、妈妈发火了),而不是因为你说的话本身的内容触动了他。这样的结果就是,你的音量必须一次比一次大才能对孩子发生威慑,将来等孩子再大一些时,他就很可能再也不会听你说。 所以,想要引发孩子的思考,让孩子听你说话,你必须保证你的态度是温和的,让孩子关注你说的话、而不是关注你的态度。否则,你的态度“抢了风头”,你的言语就会“黯然失色”。另外,你的不友善态度,很可能会激发孩子的不合作行为。 请相信,当孩子长大了,他们往往记不得他们的父母在他小时候都说过一些什么,但他一定记得,父母和他说话时,始终温和友善的脸、始终柔和的语气。温和带给孩子神奇的力量,让孩子相信父母对他全然的接纳就从这“温和”里开始、并从“温和”中体现,孩子会自爱,也终会学会自律。

问题来了:“大部分的时候我都很温和,可是我们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感到不满时,也要温和吗?”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来看一个正面示范案例。

妈妈开车带4岁的贝贝去公园,一路上贝贝在车里扭来扭去、想要挣脱安全带的束缚,不肯好好坐着。

妈妈平静地把车停在路边,回过身体,表情严肃并语气平静地对贝贝说:“贝贝,我们出门前已经约定过,你必须安静坐着,可是你现在违反规则了,妈妈没办法用心开车了,你什么时候能够安静坐好,我们再重新上路。”说完,妈妈回过了身体。

贝贝嘟了嘟嘴,安静地坐好了。

当你感觉到孩子的行为不可接纳时,你可以稍提高语调、加大音量,但是你得保持内心平静,整个人看起来仍然是温和的,你的表情虽然严肃,但是你的情绪是稳定的。

温和的力量不逊色于大声说话和吼叫。

当你需要表达你对孩子行为的不满,重点是:通过你的言语的内容、以及你的行为来表达,内心平静,态度仍然温和。

“你和孩子的沟通力”自测(满分100分) 

一、基础评估项目(每做到一项,可得5分) 

1、你经常对孩子说“谢谢你”2、你经常对孩子说“你觉得呢”、“我想听听你的想法”3、你对孩子说话时,你的音量总是适中的4、你对孩子说话时使用的各种词语都和跟其他人说话没什么两样5、你跟孩子说话的时候,你的表情大部分时候是平静的6、你在对孩子提要求时,经常使用问句让对方选择7、你对孩子的“问题/诉求”响应很迅速8、孩子在说话时,你绝不打断孩子9、孩子在说话时,你不会分心去干别的事情10、你的孩子向你明确表示过,我生气了、我不高兴、我不开心,等等。 

 二、加分评估项(每做到1项,可加5分)  

1、你对孩子提出要求时,极少使用祈使句。2、孩子主动和你分享事情,你会(从肢体语言、从言语中)表现得极有兴趣3、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并提供至少2项可执行的选项,而不是仅给孩子一个选项4、你的伴侣也同上。6、孩子曾经就“你的情绪”询问你、确认你此刻的状态,例如“爸爸,你是在生气吗?”、“妈妈,你不高兴对吗?”7、你和孩子沟通起来,就像你和你的好朋友沟通,没什么区别。8、你的孩子打断你和别人的谈话时,你不会直接指责ta9、你极少对孩子使用评价性的、定性的语言10、孩子说话时,大部分时候音量适中。

 三、减分评估项:有过以下的行为吗,有过(哪怕一次)一项,扣减5分。

 1、你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像孩子的老师/教练2、你有时候会特别不喜欢自己对孩子说话的方式3、你有时候会对脱口而出的话感到后悔4、你经常对孩子说“对不起”5、你经常拒绝孩子的要求6、你的伴侣经常拒绝孩子的要求 7、孩子经常特别大声地说话8、孩子经常表现得很不耐烦9、孩子对家中某一养育者表现得特别排斥甚至是讨厌10、孩子曾对你说,“妈妈/爸爸,我不喜欢你这样说话”或者类似的反馈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