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同情心如此珍贵!你该怎样培养

时间:2019-08-15 10:25: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影响同情心产生的因素

同情心作为一种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它与个体的认识、态度、动机、行为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它的形成是主客体的相互建构过程。一般而言,同情心的产生离不开生物因素、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及家庭因素。

生物因素

从人的自然属性来看,同情心的产生有着一定的生理基础。一般认为观察者具有对别人的情绪表情表现一种先天的、不自主的相同反应的能力。观察者能主动模仿受害者的面部表情、声音、姿势表情,由此导致的观察者面部表情、声音、姿态表情的变化会引起传入反馈,使观察者产生与受害者情感相匹配的感受。

所以,婴儿从出生起就富有同情心,他看到别的孩子哭,他也跟着哭,看到别的孩子笑,他也跟着笑,这也就是“情感共鸣”的表现。

认知因素

认知在同情心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儿童具有一定的区分自我与他人的能力是分辨他人的情绪状态的基本条件。儿童同情心的水平差异能够反映他们社会认知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区分自我和他人以及自我和他人情感状态能力的发展水平。当儿童理解他人体验的能力发展起来,对他人痛苦经历的反应能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认知因素的相关研究主要从观点采择和角色采择这两个角度进行。

观点采择

认知的观点采择是个体理解他人内部状态并把自己放在他人角色进行思考的过程。

研究认为,同情心很可能是认知观点采择的结果。同情心可能是由个体与他人状态相关的信息重新唤醒所引起。对他人内部状态的信息可以通过想象自己处于他人的境地或者通过联想自己的经历而获得,儿童具有初步的用来推断他人感受的内部状态的“理论”,观点采择就是儿童用来推断他人内部状态过程的能力。

角色采择

有研究者认为,随着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儿童提高了区分自己和他人情绪状态的能力,他们就能够体验到怜悯或“同情式悲伤”。

所以,提高儿童观点采择能力使他们能够区分自己与他人痛苦并正确理解他人情绪反应的本质,进而促进儿童移情、同情以及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个性因素

同情心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研究者认为气质因素和自我概念的发展对儿童同情心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气质因素

心理学研究者发现,同情和气质紧密相关,喜欢交际的自信的儿童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乐于帮助、分享,善于安慰别人;相反,情绪消极的儿童则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关心、同情等亲社会行为方面也比较欠缺。

自我概念

有研究者认为,同情和自我概念紧密相关,把亲社会倾向看成自我概念的人具有更强的亲社会性,他们把自己看成是非常善良的、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人,愿意帮助别人而作出牺牲。比如,告诉孩子们,他们是“待人友好”“乐于助人”者,孩子们将这种新的自我概念转化为了行动,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主动提供帮助。

家庭因素

家庭是儿童最先社会化和学习情绪表达的场所,因此,家庭中的主要成员——父母对儿童同情心发生和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很多研究都表明父母的价值观、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依恋的性质都是影响儿童同情心发展的重要因素。

父母的价值观

父母对孩子的同情、温和的照顾,做出同情和宽容的榜样,是影响儿童同情心发展的重要变量。这也就是生活在富于表达、温和或相关情绪家庭中的儿童比其他儿童更容易对他人产生移情和同情的原因。

父母的榜样作用

研究者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即父母对儿童同情心发展的影响具有同性别的倾向,即父亲的同情心与儿子的同情心相关,母亲的同情心与女儿的同情心相关。这可能是因为儿童多以与自己同性别的父亲或者母亲为模仿对象,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同情心。

父母的教养方式

以父母为变量的研究通常考察的是父母的温暖或反应性,温暖/反应性反映了父母对子女需要的支持性、情感性和敏感性的总体趋势,也表现了对子女的赞同和直接肯定的情绪与行为。父母的温暖/反应性促进了儿童同情心的发展,它使儿童在环境中感到安全、信任以及增强控制性,这将减少儿童的自我关注,转而考虑他人情感并对他人情感作出反应。

依恋的性质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

亲子教育 亲子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