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会死吗?”家长给孩子上“死亡教育课”很重要

时间:2019-07-24 08:13: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死亡,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你是如何跟孩子解释死亡的?死亡教育你有做过吗?

死亡教育一直缺位

死亡,在我国一直是忌讳谈论的事情。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我想,应该有90%的父母,没有认真跟孩子聊过死亡这件事。

我有个朋友来自南方的一座城市,她说,从小家人、邻居对死亡的谈论都是忌讳的。在她的印象里,死亡是不吉利的,阴暗的,甚至可怕的。如果哪家有人去世办丧事,一般人都会绕远道避开以免沾了晦气。以致于让她从小对祭祀祖先的祠堂产生恐惧,不敢靠近。即使有亲人陪伴,依然对神堂感到害怕。我在妈妈群里问大家,小时候你们的父母有告诉你死亡是什么吗?一位妈妈说,小时候家里的一位姑奶奶去世了,她问她妈妈,姑奶奶怎么了?妈妈告诉她,姑奶奶睡着了。从此她就以为睡着了就会死掉,每天不敢睡觉,早上睡醒时都庆幸自己没有死。

看到这样的故事是不是觉得有点可笑?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不止这一两例。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死是一个很忌讳的词,甚至将死亡鬼神化,大家从不会正面或者认真谈论,更不会正确告诉孩子,死亡是怎么一回事。

死亡,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是在国外,大家对死亡的态度与中国很不一样。

这是作家张丽钧的一个经历。张丽钧到德国一个美丽小镇下榻,发现在离所住的旅馆不到100米的地方就是一个墓园!同行者都很气愤,觉得被安排住在这里是遭到了歧视。后来又发现,她所住的小旅馆住满了德国本地人,德国的墓园多建在城镇的“黄金地段”,他们不怕“鬼”,愿意与死人朝夕相处。

那里的墓园跟中国阴森冷寂的墓园截然不同,德国的墓园里,鲜花触目皆是,高大茁壮的苹果树结满了累累果实;树下,是一条条原木长凳,那长凳边缘的幽幽亮光,是常年光顾这里的人们弄出来的可爱“包浆”。只有对同类充满深度好感的人,才可能将墓园当成百游不厌的花园。

外国人之所以会如此坦然对待死亡,我想得益于他们从小对孩子进行的死亡教育。在国外,死亡教育已经发展得跟成熟。

上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从幼儿园到大学都逐步开设了这门学科。在纽约的幼儿园里,如果班级共同养育的金鱼死了,幼儿园老师会召集孩子们给金鱼办一场“葬礼”。追悼会上老师会引导孩子进行关于死亡的讨论,分享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解答孩子的疑问。最后一起埋葬金鱼,认真对金鱼说再见。老师还会让孩子做纪念金鱼的画册,将孩子想对金鱼的话写进去,给思念一个寄托的地方。

不仅幼儿园,在小学,学校还会特意安排死亡教育课——让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到殡仪馆体验死亡。这样的事,如果放在中国绝对是忌讳的。但是在美国,不仅让家长去殡仪馆,还会让家长在同学们的注视下,自愿躺进棺材里体验死亡的感觉。

在英国德国的小学,殡葬业工作人员或护士会教授人死时发生的事,并让学生模拟遇到父母车祸身亡等情形时如何应对。这样的死亡课堂,在欧美国家很普遍,但在中国几乎是零,以致于在面对死亡时,居丧反应过度。

我的一位员工,曾跟我分享他的经历。在他读大二的第一个学期,父亲在大年三十时突发脑溢血,被紧急送进医院抢救,当晚住进了ICU。头顶插着一根管子,不能动,不能说话,眼睛只能微微张开。那个新年是他有生以来最难过的一年,既要照顾命垂一线的父亲,还要安慰伤心过度甚至绝望的母亲。

由于当地医院医术有限,父亲一日日躺在ICU里而无法得到进一步治疗,手脚逐渐僵硬,曾几次颅压过高抢救。他从亲戚口里打听到邻省某市的脑科专科医院医术高明,当机立断给父亲办理转院。医生告诉他,如果晚一点转院,他父亲就有可能永远就躺在那了。他说,那是他最近距离地接触死亡。

父亲在脑科医院得到专业治疗,病情逐渐好转。但这件事带给他的冲击是,那年春天他每天晚上做噩梦梦见父亲死去,从噩梦中大哭着醒来,很想知道父亲近况但又不敢给家里打电话,回家后不敢待在父亲出事的房间里,他一度难以接受父亲生病这件事“妈妈,你会死吗?”家长给孩子上“死亡教育课”很重要(图1),至今仍偶尔会梦见父亲。

人在死亡之际,身边的亲朋好友会产生一系列心理反应,这叫居丧反应。居丧反应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根据每个人的心理承受度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人居丧反应时间很短,有的人则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最严重的居丧反应一般也就持续约两个月左右。没有接受过正确的死亡教育的他,久久难以从这件事中走出来。如果从没有给孩子认真谈论过死亡,遇到亲人去世、宠物的死亡,孩子也许会像他一样,难以承受,甚至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心理疏导。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

易优模板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