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的方式,透露着孩子的未来!

时间:2019-08-08 20:19: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馨儿是爸爸妈妈结婚七年后,好不容易才有的孩子。为此,自馨儿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妈妈就下定决心:要倾注所有的爱给这来之不易的孩子。

妈妈辞掉了工作,专职在家带馨儿,包揽了她生活上的一切,将她照顾得无微不至。馨儿成了闻名小区的“宝贝疙瘩”。

馨儿6岁了,妈妈还喂饭,帮她穿衣服。至于收拾自己玩乱了的玩具,整理凌乱的房间,馨儿从来没有这个概念,因为这一切,妈妈都帮她做了。

在妈妈的心里,馨儿做什么都行,她只要开心快乐就好。当她看着馨儿天真活泼的笑容时,觉得再苦再累也是甜的。

邻居吴奶奶曾建议馨儿妈妈:随着馨儿慢慢长大,要教会她一些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能事事惯着她。馨儿妈妈一副不以为然:孩子还那么小,过几年再让她学习吧。

在妈妈的万分宠溺下,馨儿得了“小公主病”,就这样读完了幼儿园,去年踏进了小学的校门。

在学校里,馨儿自私任性,刁蛮小公主的脾气经常暴发,久而久之,同学们都不喜欢和她玩。为此馨儿时常哭喊着扑进接她放学的妈妈怀里说同学们“欺负”她。妈妈听了馨儿的话,不分青红皂白就向班主任投诉班里的小同学“冒犯”了馨儿。

妈妈对馨儿一味无原则的袒护,同学们愈发不喜欢馨儿了。馨儿感觉不到读书的乐趣,变得不喜欢上学。而事情往往是恶性循环的,不喜欢上学的馨儿学习成绩很差。妈妈为此十分苦恼,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怎么办呢?

相信每一对父母都深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给他们最好的照顾和最大的安全感。可是世上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很多时候,爱,过了头,就变成了伤害。

馨儿妈妈无微不至,毫无原则的照护着馨儿,馨儿看上去是快乐幸福成长的。可是,馨儿妈妈忘记了,一个人无法在社会上独立生存,他必须要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生活,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乐趣。

而父母对孩子毫无原则的溺爱,使他们从小养成很多不让人待见的行为习惯,毫不夸张地说这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伤害,甚至是犯罪。

馨儿妈妈若不及时改变教养方式,在孩子6岁前性格形成关键期帮助馨儿建立起正确的待人处事方式,孩子自私狭隘的小家子性格一旦定型,这势必影响着她未来的人生。

《伊索寓言》里小偷和母亲的故事——

一个小偷被抓住判处了死刑,儿子在临刑前和母亲告别。当母亲来到儿子面前时,儿子轻轻地对母亲说:“告诉你一件事。”母亲没听清儿子说的话,就走近些,儿子又轻声说了一遍,母亲还是没有听清,于是她将耳朵贴近了儿子嘴边。儿子突然咬住了母亲的耳朵,差点把它撕了下来。看到这一幕,周围的人都惊呆了。

“这是对她的惩罚,”儿子恶狠狠地说,“我小时候小偷小摸,把偷到的东西拿回家时,她不但不惩罚我,反而笑着说‘别让人看见了’,就是因为她的怂恿我才落得了今天这样的下场。”

这位母亲捂着血淋淋的耳朵悔恨交织,泪如雨下却已无能为力。

当发现了孩子拿东西回家时,母亲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儿子呢?她竟然是一句带着怂恿的“别让人看见了”。正是这样的话,这样怂恿、包庇儿子犯错的态度,助长了儿子在错误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最后断送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孩子一声啼哭来到人间,父母的教养,就是在他们纯洁的生命画纸上描摹绘画。不同的教养方式,描绘出孩子各种各样的人生画卷。

教养孩子也是父母的一场修行。父母只有先修炼好自己,建立起良好的个人素养,才能以正确的方式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曾在网上看过一则新闻:南京六朝博物馆寻找一名小观众。这名孩子在班级春游的时候到博物馆去参观,悄悄拿走了展厅里的两块鹅卵石,几天后他却带着道歉信和鹅卵石回博物馆承认错误。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有感于孩子敢于承认错误,知错能改的精神,要授予他“名誉小馆员”的称号,苦于没有孩子的联系方式,于是登报寻人。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从监控视频里看到,这名送道歉信和鹅卵石的孩子是妈妈骑着电动车送来的,在门口下了车以后,妈妈站在那里和孩子说了很多,然后妈妈在门口等着,孩子自己拿着东西走进了博物馆。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