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玩手机,我就扔了!比这句话更有效的是这5招!

时间:2019-08-12 18:21: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别让手机毁了孩子的未来

随着智能时代的发展,手机已经渗透到大家方方面面的生活,就连出门买单、打车、点菜等几乎都要用到。可原本只是为便利大家生活的工具,如今却造成了许多家长的困扰。

由于沉迷手机,许多孩子变得无心学习,不仅影响了视力和大脑发育,也导致睡眠障碍,危害身体健康,甚至影响了亲子交流等等。

所谓“治标不如治本”,与其简单粗暴地扔掉孩子的手机,阻止他们玩,不如试试这5招,肯定更有成效。

多陪伴孩子

其实,有些孩子玩手机,最开始只是因为没人说话。爸妈要么不在家,要么在家也做别的,很少跟孩子互动聊天。以至于他们为了找个可以说话的人而疯狂埋头玩手机。

涵妈认识的几个朋友家的孩子就是这样。很多时候,爸爸晚上要加班,回来就比较晚,自然很少有时间去陪孩子了。而妈妈呢,即使在家,也很少跟孩子聊起来。有时候,孩子为了吸引妈妈的注意力,不惜大吼大叫。但是次数多了,孩子自己也觉得没意思,就只好转而玩起手机看别的了。

常见的是,很多孩子把手机当做贴心的朋友,在社交平台吐露自己的心声,或是半夜还在跟朋友聊天。面对家长时,反而沉默寡言,不愿说真心话,或是压根就不爱搭理了。

因此,对于这种将手机当做陪伴的孩子,家长就应该多抽出时间尽可能地陪伴孩子。在孩子需要你的时候,及时做出回应,而不是置之不理。同时,多和孩子聊聊天,说说话,明白孩子在想什么,随时做好孩子的听众。

父母以身作则

不难发现,不少孩子玩手机,是因为父母也经常在自己面前玩。毕竟,孩子天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一般来说,父母有着怎么样的生活习性,孩子多半也会被传染。

如果爸爸妈妈自己经常或整天对着手机、电脑或平板,久而久之,孩子很难不跟着学。而一旦他们在手机上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体会到玩手机的乐趣,那么要让他们放下就很难了。

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家长自己先适时放下手机,不在孩子面前玩,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只有整体的家庭氛围改善了,孩子的心理状态才能改变。

当然,如果是为了工作,不得已要看手机、电脑,不妨先和孩子说明情况。如果只是为了通过玩手机来消遣时间,那就应该先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做做别的事情。比如,一起看看电视剧,玩玩游戏,或是看看书、讲讲故事等。

筛选优质内容

很多家长之所以担心手机会毁掉孩子的未来,是因为手机里面存在大量不良的信息。如果不管不顾,任由孩子随意玩手机,很可能会让孩子上瘾,,甚至陷入一些误区。

比如,有些孩子的手机里加入了一些扣扣群,成天叫人发红包,抢红包。而这些孩子在群主的忽悠下,往往就信以为真,于是大量充值互发红包,最后损失的都是家长的钱财。还有些孩子,在手机上随意点链接,进入一些黄色网站,观看不良视频。或是,在一些微信群里转发血腥图片等。

这就需要家长在孩子玩手机前,先帮孩子筛选一些优质的内容。对于那种红包群、暴力群、购物群等,及时给孩子说明危害并退出。对于那些特别耗钱的直播网站或是传播不良信息的链接,及时删除。

最主要的,大人要帮孩子把控好第一关,提高孩子的辨别能力,学会主动拒绝不良信息。可以适当下载一些益智类游戏或是适用于孩子学习的APP供孩子玩乐或学习。

事先商量好玩手机的时间

或是经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或是受不了孩子的发脾气,或是一直都很纵容孩子,不少家长在看到孩子玩手机时,明知道那样对孩子不好,却依然还是让孩子继续玩。

这样导致的后果是,孩子越玩越想玩,越玩越上瘾。想着爸妈最后反正都会妥协,管不了我,我玩玩也不要紧。久而久之,就更管不住了。

其实,孩子玩手机是应该适当控制时间的。但这个不能强行命令、要求孩子下线。可以在孩子玩手机前,跟孩子商量好玩手机的时间,并约定好规则——比如,如果到时间了,还不放下手机,就要适当接受一些惩罚。

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3岁前,视力正处于高速发育期,最好不要给孩子玩手机甚至是看手机。在孩子满3岁后,可以适当玩手机,但必须控制好时间,最多每次不超过10分钟。

如果孩子上了小学、初中,可以适当延长时间,但不要超过2小时。如果孩子要看电视剧、动画片,尽量用电视看。

发展其他的兴趣爱好

有些孩子将手机当做打发无聊的工具,利用手机玩游戏,看电视剧,看直播等等,最后却越陷越深。观察这些孩子,不难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没有什么其他的兴趣爱好,手机才是唯一的爱好。

比起直接没收孩子手机这种极端操作的方式而言,帮助孩子找寻一些其他的兴趣爱好才是长久之计。

当孩子喜欢上其他的事情,比如说音乐、舞蹈、书法、画画、运动等等,他自然就要耗费时间去学习了。这样一来,玩手机的时间就可以大大减少了。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培养孩子的其他爱好,让孩子的生活变得充实起来。这才是既能让孩子学习技能,又能帮助他们走出虚拟世界的最佳方法。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