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培养顺从和乖巧

时间:2019-08-14 10:51: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在很多父母眼里,哭是孩子胆小、软弱的表现,甚至还有可能是孩子的要挟。

然而,哭只是孩子的一种情绪表达,孩子认识和掌控自己的情绪需要一个过程,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和体验。如果一直压抑这种情绪的释放,实际上是给孩子安装了一个定时炸弹。

所以,当孩子哭时,我们不妨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想哭就哭吧。等孩子把情绪发泄出来,问题也就解决了大半。

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啪嗒------

孩子的冰激凌掉地上了,

瞬间哇哇大哭,

你开始安慰:

“宝贝儿,不哭了,掉地上就不要了”

然而,孩子哭得更凶了,

“不就是个冰激凌嘛,咱们再买一个就好啦”

“来,妈妈抱抱”

这下孩子哭得更惨了,天崩地裂,撕心裂肺......

留下一脸懵逼的你:

我也共情了,我也拥抱了,我也接纳了,怎么还是不停地哭哭哭呢?

育儿书里的金科玉律到自己孩子这儿永远不管用!

那不如,打一顿?

先别慌,咱们先来做一道测试题:

你猜猜,孩子多大就和成人的大脑智力发育没什么差别了?

是3岁!

也就是说,在孩子上幼儿园时,智力脑80%已加载完成。

但是,为什么孩子没有大人这样“好说话”?而且哭起来总是没完没了,怎么哄都哄不好?

孩子所有的行为都是合理的

虽然理论上,孩子的智力脑80%左右发育完成了,情绪脑的发展确还很不完全,要到青春期结束,18~20岁左右才能有相对完善的情绪控制能力。

而情绪控制能力,极大程度上决定了理智的发挥。

是不是你突然就理解了,上一秒还像个小大人一样的孩子,怎么突然会因为掉在地上的雪糕,而哭得撕心裂肺,好像天塌了一般。

所以责备一个小孩子的哭闹,简直和责备“人为什么生下来不会走路?”一样残酷。

其实,孩子所有行为都是合理的,没有那么多的行为偏差。

孩子的言行都是在真实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当语言能力不足够表达清楚自己的时候,

哭泣、抗拒、叛逆就会成为一种延伸的表达。

如果采用这一种观点,孩子一整天的行为都是合理的,即便你的孩子在尖叫、在打滚、在暴力,甚至他对你说"我不爱你"、"我恨你",你也要先思考他想表达的是哪种需求?你需要在哪些方面引导他?

在小孩子语言能力还不够成熟时,会经常使用哭闹和抗拒来交流。

即便青春期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双重压力下,也会展现去叛逆等非语言沟通形式。

比如,和父母唱反调、网瘾、早恋、打架,甚至离家出走。

很多时候,我们主观觉得这些是行为偏差,而忘记这些是一种表达,是孩子在向父母呼唤理解和引导。

和孩子建立“连接”,比阻止孩子要管用

我们需要"听到"孩子的需求,和孩子建立连接,而不是阻止孩子的表达,更不是逼迫孩子顺从乖巧。

我们习惯于把自我凌驾在孩子之上,因为我们是"权威",我们会习惯性地把孩子的行为偏差,认为是需要立刻"修正"的"问题"。

然后这样做的后果,只会把孩子推上与你对立的边缘。

只有接纳,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语言"。

孩子哭闹的万能对策往往来自于一个大大的拥抱,即便什么都不说,只是陪伴他,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稳定的爱和无条件的支持。

但前提是,你不要一边拥抱着孩子一边言语里还否定着孩子,这样的拥抱是没有效果的。

当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表达没有被回应、能力不够实现自己的想法时,如果急于阻止孩子的行为,只会让孩子越来越难过,甚至抗拒,即便暂时顺从,也会在别的时候发作。

“宝贝儿,你难过吗?”

“宝贝儿,妈妈陪着你”

“宝贝儿,你需要妈妈帮你做些什么”

这样的表达,才能让孩子不纠结在拒绝和限制之中,真实的向父母袒露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只有无条件的接纳和理解,才能给孩子足够的支持。

如何不打不骂和孩子沟通?

  • 解读“婴语”,倾听孩子的表达

  • 妈妈是最了解孩子的人,试着去了解孩子的想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察孩子的需求。

    无论我们的情绪如何烦躁,无论孩子的行为多么夸张,无论我们心里有多少责备和抱怨,都应该用平和的态度去面对孩子。

    及时捕捉孩子发出的信号,比如生理上是否不适,渴了?饿了?困了?

    是否因为遭到妈妈拒绝非常沮丧?是否因没有拿到自己喜欢的零食而着急?

    当我们看到孩子真实需求的那一瞬间,问题其实就解决了一大半。

  • 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