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逆天改命还是画地为牢?——我们与原生家庭的纠缠(2)

时间:2019-08-14 17:05: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看似很难理解,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其实被虐待才会给她安全感,被虐待的环境已让她习惯,这种环境已成为她的舒适区,但舒适不代表健康。就好像我们从小到大也会养成一种坏习惯,20多年积习成久的习惯虽然我们知道不好,但我们这么做舒服,改变不舒服很痛苦。

此外,当她长大后,每当跟伴侣相处,她也会担心,对方是不是有暴力倾向。即使对方没暴力倾向,她也会担心,甚至会通过一些挑衅的方法去测试、考验对方是否会打她。

(二)解除封印幸福的魔咒,逆天改命你敢不敢?

1、 首先你需要不信“命”敢于“逆天”

“你信天,则只能顺天,你不信,便能逆天。”这是我一时无聊好奇百度了一下“逆天改命的方法”看到网友留下的一段话,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早年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谁都没有“完美的”童年,没有如同教科书上那般“足够好的父母”。但让这创伤在何种程度上影响我们,影响多久,其实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有些人在成年后依旧如忠实于原生家庭,小孩子必须依赖于父母一般,那么其实他心理上从未长大;而有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原生家庭完成了心理上的分离,勇敢地去实现自我的成长,那么原生家庭的影响将在他们身上渐渐淡出。

这种对于原生家庭的过度忠诚,往往来自于早年创伤,或者说一些未完成的情结,这些曾经未被满足的愿望裹挟着大量强烈的情感潜藏于我们内心深处,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与选择。妥善的处理这些未完成情结将帮助我们完成分离与独立。

2、 哀伤的过程

处理创伤的过程叫做哀伤,你亦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哀悼,一种告别。没有好好告别的人不可能真正地离开,如同鲁迅先生说的“为了忘却的纪念”。这不是一个愉快而轻松的过程,但它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首先,敢于谈“恨”。其实我们可以理性的知道自己对原生家庭对父母都是爱恨交织的。但我们往往给自己加上了各种枷锁,不敢谈及那些恨的部分。我们会很通情达理的给父母找到各种理由,好像那些就可以谅解了,但头脑层面的谅解容易,心灵层面的释然太难,所以我们就会带着这未完成的情结去和另一些我们亲近的人死磕。解决之道就是“解铃还须系铃人”。

比如被家暴的女士,也许她可以表达对父亲的恨,但她是否也有对母亲的恨呢?也许你会表示不可思议,如此可怜的母亲,为了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才不离开的忍辱负重的母亲,怎么可能对她有恨呢?!

但是对一个小女孩来说,在酒醉的父亲拳打脚踢下,她与母亲相拥瑟瑟发抖时,她恨这样的父亲,难道在她心里不会有一个小小的声音在怨母亲吗?“你为什么这么软弱,为什么忍气吞声?为什么不反抗?为什么不带我离开这个男人?

然而在你拿我泄愤时,让我觉得这一切都是我的错,我一无是处,不值得被爱。是你的卑微,让我也觉得自己如此的卑微。我恨你”。

她并不需要对母亲说“我恨你”,但她需要看到自己的恨与怨,那是她叛逃出和母亲命运与共的力量。她明白自己对母亲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才能从一个在角落中瑟瑟发抖的小女孩长大成一个敢于直面人生,敢于活出与母亲不一样人生的女人。

然后,承认吧!有种愿望叫作幻想。还以被家暴的女士为例,为什么她反复深陷家暴之中,不要只看到她习惯性受虐,这不会给予我们逆天改命的力量。就算她很“no zuo no die”地逼得第四任丈夫出手,但难道我们不能看到她心中那小小的希望之火吗?

她在寻找一个“不会打她的男人”,无论她怎样作都不会打她的人。第四任丈夫估计是在最后一关破功的。如果他忍住了可能这位女士就得到了真正的治疗。但这个男人只是个普通人,不是一个心理治疗师。而一个专业合格的心理治疗师也只能做到在收费的一个小节里无论你怎么作都“保证不打你”。

所以这位女士可能需要找一个心理治疗师完成付费的完整治疗周期,或者自动放弃自己潜意识中的幻想,承认现实吧!没有一个男人,可以无论你怎么“作”都不打你,还能一如既往地爱你!放弃很痛苦,就好像放弃自己人生的目标一样,但只有放弃了这个不合时宜的目标,才能树立起一个新的适应性的目标。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