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知识大全之冯姓(5)

时间:2019-08-30 16:12: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冯参是一位精通尚书的学者,历任代郡、安定等地的太守,被封为宜乡侯,后来,却被诬陷而自杀,他的子孙历经迁徙,最后在福建的长乐地区汇成巨族,又为冯氏家族增加了一个表明血缘依归的标帜。 京兆郡:京兆原本为京兆尹,“尹”为太守。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三国时期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曹魏明帝青龙三年(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曹魏齐王(曹芳)正始五年(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陕西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期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曹魏时期缩小。十六国时期的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诸国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京兆尹)。隋、唐两朝均立都于长安,京兆郡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

  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朝时期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

  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原址统称为西安。──京兆冯氏,发祥 之地在河北地区,则是燕王冯宏所传 弘农郡:弘农郡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函谷关城),其时辖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内乡以西、宜阳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陕西省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及华山以南的地区。王莽执政时期改名为右扶风。东汉初复名弘农郡,末年避灵帝名讳改名桓农郡。三国魏复名弘农郡。十六国前秦移治陕县(今河南陕县)。北魏又改恒农郡。

  北周明帝又改西恒农郡为弘农郡,还治弘农县(函谷关)。隋朝开皇初年废黜,到隋大业初年又复置,移治今河南省灵宝县北部,隋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又移治到陕县。唐朝武德初年废黜。──弘农冯氏,是西魏宁州刺史冯宁之后。所谓「弘农」,也是汉朝的一个郡名,指的是现在河南省洛阳、嵩、内乡等县以西,以及陕西省商县以东之地。 河间郡:河间郡始建于西汉高祖刘邦时期,治所在瀛州(今河北河间),到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又改为河间国。

  北魏时期改回置郡,治所在乐成县(今河北献县)。此后或为郡,或为国。隋朝开皇初年废除,隋大业初年及唐朝天宝、至德年间又改瀛州为河间郡,治所在河间县(今河北河间)。早期河间郡的统辖范围在今河北献县、交河、阜城、武强一带。──河南冯氏,是唐代监察御史冯师古的后代。河间,就是现在河北省的河间县一带地方。 荥阳郡:三国魏正始三年(242年)分河南郡置,治荥阳(今河南荥阳北)相当于今河南黄河以南,东至朱仙镇,西至荥阳,南到新密,北到黄河以北原阳县,北齐改名皋郡。

堂号

  1、大树堂:堂号:大树堂    郡望:始平郡堂联:将军世泽 天官家声。凌云怀祖德;大树溯宗功。“大树家声远;凌云世泽长”在冯姓发展史上,在诸多名人公卿中,东汉冯异是最值得称道的。冯异,颖川(河南)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34年,从刘秀为偏将军,封应侯(河南鲁山东),战场屡立战功,诸将并坐论功时,他常退避大树下,军中因号“大树将军”,后世称不争名利的将军为大树将军。刘秀即位,任征西大将军,封阳夏侯,治河南太康县,卒于军中,为二十八宿之箕星,氏人为纪念冯异,以“大树”为堂号,以“将军世泽、天官家声”为堂联。大树堂堂号的冯姓分支很多。「后汉书」上列有专传记述,大致如下:「父城人,字公孙,事光武拜偏将军,封阳夏侯。复平赤眉,击匈奴,历领北地、安定、天永太守事。后攻隗纯于冀,卒于军,谥节。异性谦退,每所止舍,诸将常并坐论功,异独屏立树下,军中号为大树将军。」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

百家姓 冯姓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