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知识大全之袁姓(3)

时间:2019-09-07 19:13: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妫满后谥号为陈胡公,故又称陈胡公满,他的第10世孙,春秋时的陈庄伯生子(陈胡公满的第11世孙)名叫“诸”,字“爰伯”(又有说伯爰)。爰伯的孙子“涛涂”,因功赐邑阳夏(今河南太康),以祖父字命氏,就是爰氏。春秋时,爰氏世袭陈国上卿。

  不时“爰”与“辕”通用,故:袁涛涂原作“辕涛涂” 。涛涂的玄孙辕徙居郑国,至秦末裔孙告避难于河、洛(黄河与洛水之间地区、即今河南洛阳、偃师巩义一带)之间。告的小儿子政,于西汉初去掉“车”字旁,开始以袁为氏。唐宋时期的姓氏书对此均有详细记载,如《古今姓氏书辨证》云:“袁,出自妫姓陈胡公满生申公犀侯,犀侯生靖庚,庚生季子惛,惛生仲牛甫,甫生圣伯顺,顺生伯他父,他父生戴伯,戴伯生郑叔,郑叔生郑仲金父,金父生庆伯,庆伯生诸,字伯爰,伯爰孙涛涂从齐桓公盟会,赐邑阳夏,以王父字以爰氏,爰、辕一也。涛涂字仲谥宣,谓之辕宣仲,生选,选子生子突,突生惠子雅,雅生颇,为司徒,奔郑。秦末,裔孙告避难居于河、洛之间,子少政,以袁为氏。”

   西汉有大臣袁盎(即爰盎),《史记》说他是楚人,后迁徙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这说明秦汉时期袁氏已向外地播迁。但是,袁氏早期主要是在其发祥地河南发展繁衍,其发展中心为陈郡,尤其是汝南。据《新唐书·宰相世系》等书记载,袁政9世孙袁生的玄孙袁干,封贵乡侯,居陈郡阳夏,为著姓   袁干8世孙袁良,东汉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有二子:昌、璋。

  昌子袁安,明帝时任楚郡太守、河南尹,以明著称,后历任太仆、司空、司徒,其子孙世代任大官僚,因而使“汝南袁氏”成为东汉有名垂青史的世家大族。袁安有三子,其二儿子袁京,任蜀郡太守,有二子:彭、汤。袁汤官至太尉,封安国康侯。有三子:成、逢、隗。袁成之子袁绍,东汉时为司隶校尉,扣在与各地方势力混战中,据有冀、青、幽、并4州,成为当时地广兵多的割据势力。袁逢之子袁术,初为虎贲中郎将,后占据南阳(今属河南),又割扬州(今长江中下游与淮河下游间),公元197年曾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帝。

  由于战乱、官职调迁等原因,陈郡袁氏与汝南袁氏又派生出许多支脉,如袁干的后裔有一支徙居彭城(今江苏徐州),还有一支徙居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袁绍的后裔有一支徙居东陵东光(今河北);袁术的子孙分散于江、淮河,有一支居住在襄阳(今属河北)。

  袁璋之子袁滂,任司徒滂涣三国时任魏御史大夫其曾孙袁瓌(瑰),西晋末随晋室南迁至江南,瓌之子袁乔、曾孙袁山松,均仕东晋。袁涣的后裔还有一支徙居京兆(今陕西西安),又有一支徙居华阴(今属陕西)。此外东晋文学家袁淑、中书临袁粲,均为陈郡阳夏人。

  唐代命理及相学大师袁天罡创立《称骨算命》、《三世演禽》等流传至今。唐人林宝《元和姓纂》云:“袁氏自后汉、魏、晋至梁、陈,正传世二十八人,三公,令仆一十七人。”于此可见,袁氏家族人才辈出、累世官宦之一斑。

  唐代袁氏有三人任宰相:袁智宏相高宗,袁恕己相中宗,袁滋相宪守;还有文学家袁郊,浙东农民起义首领袁晁。南宋史学家袁枢,著《通鉴纪事本末》,创立了记事本末的体裁。袁枢为建安(今福建建瓯)人,说明南宋以前已有袁氏徙居福建。据《袁氏族谱》记载,袁安的38世孙袁智君,因任广东布政使,自江西信丰迁至广东东莞温塘茶园定居,为广东袁氏开基祖,其后裔分居兴宁、梅县、惠阳等地。

  闽粤袁氏于清代开始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有的又进而徙居新加坡、印尼及其他国家。 元代有文学家袁桷。明代有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并称“三袁”,以宏道成就较大,为“公安派”的创始者;还有明末名将军事家兵部尚书袁崇焕(字元素,广东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镇守辽东时,屡次打败清军,威震边境。诗人有袁凯,科学家袁黄,戏曲作家袁于令。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

百家姓 袁姓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