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族谱字辈大全】各地杨氏族谱大全(2)

时间:2019-11-15 08:11: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杨姓神歌:“准备了子孙绳,系上索利条、线绳,(此处缺一行)。乞请卧莫西妈妈,照看着这里的人们,保佑着杨氏家族。百年无戒,六十年无疾。外出之人所到之处吉顺,来往之地平安。外出时二十名壮士在前,四十名骑士随后。两军相战,不陷沟壑。”此神歌里并未指出保护和繁生子孙们,而是起着全族人员以及外出、参战、官差人员的福贵平安。

满族人家祭祀,都是佛多妈妈的祭祀内容。有的有专项祭祀,即换锁祭。有的无专项祭祀,但在祭祖神歌中,必有佛多妈妈的祭祀内容,如郎姓。再者。从前面引用满族在换锁仪式中的虔诚态度,足以证明与佛多妈妈的密切关系,即兴衰、发达、繁荣的、极为重要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又反映出满族各姓氏的神歌内容不是处于同一历史层次的,也就是有历史先后之别,所以,反映佛多妈妈的神职作用,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历史层次

杨氏家谱修编
 

杨姓谱牒修撰的历史相当悠久。汉代刘歆在《七略》中提到与他同时的杨雄有《家牒》,而一些古代地方志中摘引的《家牒》片断涉及杨雄身后世。《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提到数十种南朝士族家谱,其中有《杨氏谱》。《隋书经籍志·谱系类》录有:《杨氏血脉谱》2卷,《杨氏家谱状并墓记》1卷,《杨氏支分谱》1卷,《杨氏谱》1卷。此外,古籍中还提到北齐有佚名的《杨(忄音)家传》。以杨姓和王姓等为多,南北朝时的杨姓大族,已有编撰家谱之风。

宋至元明时期,私修的杨姓家谱为数不少。元末战乱,杨氏衰落,谱也残缺。明初,分别任司仓、通判的杨氏兄弟罢官家居,商量采撷文献重修家乘,但不久即相继去世。为继承先辈遗志,杨士奇与从兄杨思贻遍访博求,虽为片纸也谨慎过录,积十多年努力,编成《杨氏家乘》。《杨氏家乘》第一部分为族谱,以示尊重本始;第二部分为家谱,以示尊重亲人;以后依次为杨氏人物事实、哀鞔文字、杨氏人物遗文、赠答之作;末附有助于旁考杨氏行事的名贤文字,总共20卷。

清代为私修家谱的大发展的时代,雍正皇帝撰写了《圣谕广训》,下令在各地方宣讲,敦促各宗族“修族谱以联疏远”,各级官僚及地方士绅起而应之,各宗族闻风仿效,家谱之盛,遂为空前。民国时期,笃宗族、勤谱事之风未曾稍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谱之风稍歇,20世纪80年代后,因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推动,许多族姓又兴起续修、重修之风,如重庆万州、湖北荆门等地的杨姓组织了不少修谱委员会或理事会,分别致书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请同乡同姓寄去生平业绩,以便辑人族谱。这时的家谱,传统的功能已相当淡化,联络感情、光大族姓、多途径发展乡里经济,成为新修家谱族谱的主要目的。久离乡里的杨姓成员,则通过参与修谱来寄托慎终迫远的寻根情怀,当然也不排斥衣锦还乡的骄傲之情。

家谱修好后,要定期续修,一则续上后出子孙,二则根据家族内部调节和整合族人的需要,适当修改族规。

续修家谱,并不单是循例而行,也是调整族内关系的需要

杨氏家谱祖训
 

吾今老矣,虚度光阴,终日奔波,为衣食而不足。随时高下,度寒署以无穷。片瓦条椽,皆非容易;寸田尺地,勿使抛荒。懒惰乃败家之源,勤劳为立身之本。大富由命,小富由勤;男子以血汗为营,女子以灯花为运;夜坐三更一点,尚不思眠,枕听晓鸡一鸣,全家早起。门户多事,并立支持;栽苎种麻,助办四时之衣食;耕天凿井,安排一岁之种储。育养糍牲,追陪亲友,看蚕织娟,了纳官租,日用有余,全家快活。世间荡破之辈,懒惰之家,天明日晏,尚不开门,及至日中,何尝早食。居尝爱说大话,说得成,做不成;少年专好闲游,只好吃,不好做,男女长大,家大难当。用度日日如常,吃着朝朝相似。欠米将衣出当,无米出首卖田。岂知浅水易干,其实穷坑难填。不思实效,专好虚花。万倾良田,坐食亦难保守。光阴迅速,一年又是一年,早宜碣力向前,庶免饥寒在后。吾今训尔,莫效,因示后生,各宜体悉。

忠:上而事君,下而交友,此心不亏,终能长久。
        孝:敬父如天,敬地如母,汝之子孙,亦复如是。
        勤:日出而做,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俭:量其而出,量其而入,若不节用,俯仰何益。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