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上这些“坑”,做个好爸爸!

时间:2019-08-21 19:33: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NO.1:开启“工作模式”的爸爸

聪明的爸爸往往在工作中比较有追求,但如果把这种“追求”带回家,就会遇到问题。

在工作中,起作用的是“权力法则”,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权力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我能说了算。如果爸爸把这种思维和行为习惯带入家庭,就可能会引发“权力争斗”。

有些爸爸还下意识地用上级对下级的态度来对待孩子:除非你完成我所要求的,按照我说的方式去做,不然我就不满意。

这时候爸爸跟孩子的关系,也变成是对立的了,孩子会害怕爸爸,或者采取对抗的态度。

其实在家庭中,起作用的另外一种法则,我们将它称为“珍惜法则”:因为你是我的家人,所以我珍惜你,愿意尊重、理解和照顾你。

这种纯粹的情感,能够自然地在家庭成员之间、在亲子之间流动。

尤其父母对孩子的爱,这是很特殊的情感:要把爱传递给孩子,让他能够获得滋养,然后,当他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也能够继续地把这份爱传递下去。

填坑攻略:“重新入境”,轻松回家

当爸爸离开工作场所回到家里时,就好像从一个国家进入到了另外一个国家,需要了解并融入新国家的环境与氛围。

用一种游戏性的形式,给爸爸发放“家庭护照”,进门时需要给孩子敲章、确认,以仪式化的方式完成角色、身份以及情绪的转换。

NO.2:提出“超龄”要求的爸爸

爸爸如果不是很紧密地陪伴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或阅读、了解过一定的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理论,很可能会以自己的眼光和想法,提出超出孩子当下年龄段的要求。

要求2岁的孩子见到陌生人打招呼,这对尚未进入社会化发展阶段的孩子来说很困难,2岁的孩子在陌生环境中最需要的是爸爸的保护。

要求3岁的孩子安静地坐一长段时间,对孩子来说真的是太难了。

要求5岁的孩子学会独处,而事实上,5岁恰是孩子社会化发展非常重要的阶段,他最渴望也是最需要的,就是和同龄的小伙伴在一起玩。

出于类似的情况,当育儿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爸爸还有可能进行错误的归因,比如认为不肯安静坐下来的3岁孩子是故意捣乱、叛逆、与家长作对……这种错误归因也会给家庭教育带来一些困难。

填坑攻略:阅读观察,共同成长

阅读至少一本关于儿童发展的书,大略了解孩子在各个年龄段的特点。

遇到问题时,首先要相信孩子是不会故意与父母作对的,然后留心观察他的行为背后,到底透露出怎样的信息,不要急于归因。尝试以适合孩子当下年龄段的目标、方式去引导孩子。

NO.3:一身“标签”的爸爸

有些爸爸是完美主义者,任何事情必须处理得完美无瑕,或期望自己成为受到所有孩子欢迎的明星老爸,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有些爸爸性格并不属于极度温和型,却会表现出对孩子的极度的耐心,好像一个“超级好爸爸”。

可是,在一段时间后必然会爆发一次,还往往是由于一个很小的诱因,瞬间变身为“超级坏爸爸”,让孩子完全不知所措。

对于上述情况,这些爸爸心中其实存在着“非此即彼”“非好极坏”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

与之类似的还有,有些爸爸会给自己一个预设的形象,贴上某种标签,比如严厉的老爸、逗趣的老爸、最能理解孩子的老爸……有时这些自我设定却会显得过于僵化。

12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