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时,家长不妨这样做!

时间:2019-08-27 16:00: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讲个以前发生的小事:

我女儿平时写作业我都不参与,她该写时就自己去写,有问题随时问我。那次,他们老师前几天忘了留写字帖的作业,结果这天把好几课字帖一起留作业。她看着作业就发愁。写了一小部分,想休息看会书,被我叫停。她开始绝望,都快哭了。她过去在幼儿园没有练过写字。他们小学一年级时作业也不多,所以到了二年级,才初次遇到这种情况。

如果真的任务特别重,孩子年龄也小,那么我会让她中间适当休息,调整一下。但我觉得那天的这些写字量,对于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还算可以,应该坚持一下的。

事后证明,也的确不是多么难完成的任务,实际写的时间没有那么长,比她发愁打怵的时间还要少!这正如她姥姥常说的,眼睛是懒蛋手是好汉。做完时,她自己也不明白自己刚才究竟为什么那样愁!

其实比起练习写字,我更在乎的是,以后当她再遇到类似情况,面对一个看似庞大得无法征服的任务时,她是否知道该如何调整自己去面对,她是否有勇气、斗志和技巧,来挑战一点自己的极限,让自己略忍受一下枯燥和疲惫,坚持到做完。

你以为的“现实”并非“现实”

我们每天所见所闻的现实、事实,真的是事实吗?

前些天,我老妈要把家里的旧沙发换个新的。我陪她去家具城逛了几次。同一个家具城,每次我们都觉得全逛到了,但每次再去,居然总是能发现全新的上次漏掉的东西。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每次去时,脑子里的目标和标准是不同的。

我们的大脑每时每刻都接收到海量的信息,大脑并非把它们全部加工,而是有选择地、只选取非常小的一部分来加工和处理。所以,我们以为的现实、事实,实际上,只是我们以自己特定的眼光所筛选出的现实,是个性化版本的现实。有时,它是你渴望的现实;有时,它是你所恐惧的、想躲避的现实。

不同的人,智商情商等等自然有不同,抛开这些,我们还有另一个巨大的差异,那就是——我们选择关注的内容不同,并且,即使对于完全相同的内容,我们在脑子里形成的解释和看法也不同。就是说,面对同样的情境,我们脑子里时刻都在塑造不同的现实。有些人的现实总是消极现实,有些人就比较擅长塑造积极现实。

那些拥有积极现实的人,能够更多地发挥他的各种潜质和能力,也能够坚持更久、更有毅力。

此外还有一个现象是,人们都是对负面的东西更加重视。人类的进化过程,使得我们就会这样——我们的感官会对负面的事物更敏感,我们更倾向于夸大困难和危险。面对困难,我们脑子里仿佛有个放大镜。

所以,我们要学会,把接收到的有关“困难”的误导信息,还原一点,训练自己,能看到“积极而真实的现实”。

克服困难,你需要的不仅仅是有强烈的动机、有斗志,你还要有技巧,学会重塑积极现实!

积极“现实”怎样塑造?

1-更加具体地描述任务

客观具体的描述,可以帮你把感官放大了的误导信息还原得真实一些。

比如,作业多,这在孩子感受起来是:海量的、无穷无尽的、似乎一晚上也写不完的、没有能力完成的、难以想象自己能坚持到最后的、这一晚上都会玩不了了……总之,是暗无天日的感觉。

这时,可以问他:一共有几样作业?田字格有多少?每页几行?每行几个字?需要预习的生字有几个?数学几道题?如果孩子经验比较多,甚至可以算出每样作业需要几分钟。这样算下来,他会发现,实际需要写的时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久。

对于已经有点情绪的孩子来说,这样具体的问题,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帮孩子摆脱焦躁情绪,回归理性。孩子因为类似问题而有情绪时,家长如果继续针对情绪来回应,那么不论是安慰、鼓励、训斥,效果都不会很好。有时我们可以共情,但很多时候,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平时亲子关系都很好,那么,此刻他也会知道你理解他,他需要的是你给他积极的力量,而不只是理解。

2-改变对终点的认识

把关注重点放在已经完成多少,而不是还有多少。

积极心理学专家肖恩.埃科尔专门研究如何创造积极现实。他发现,人们通常在比较接近终点时,更有斗志。在马拉松赛跑中,这个点被称为“X”点,大约在赛程的70%处。这个现象不只限于马拉松。研究发现,它揭示了大脑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在大脑意识到你马上就要实现目标时,它会释放出一剂强有力的化学物质,帮助你加速。”

据此,我们可以做的是:想办法,改变你对终点的认知。

比如:

  •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