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早教标准告诉你,这样做才能真正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2)

时间:2019-08-06 09:22: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手册还要求给孩子不同的体验,比如去邻近的公园、图书馆和博物馆。而且要用不同的东西以不同的方式玩,比如把玩具搞出声音,或者像搭积木一样搭起来。

在科学方面,手册还给了具体的玩具建议——要让孩子玩探索类的玩具,比如盒子、球、斜坡、泡泡、磁铁、容器、放大镜等等。

社交和「情商」发展的主要标准之一就是学习如何与别人一起玩。所以除了让孩子自己玩,还要求大人腾出时间让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玩,比如去公园,安排自己孩子和别的孩子的玩耍聚会,或者参加小朋友的兴趣小组等等。

和朵拉妈一样的旅游达人,以后可以理直气壮地带娃出游啦。

首先要引发兴趣

为什么要通过玩?孩子幼儿园的园长 Amy Angelo 之前的回答是,玩能够一次性让孩子通过看、听、互动等多种方式学习。这份手册则把玩视为引发孩子兴趣的最佳途径。

比如科学一项,我一直以为大人可以做的就是带孩子参加个兴趣班,参观科技馆或出门郊游等。

但是手册给的第一个建议是要对孩子的发现表示兴奋。比如说,你可以指着树上的小鸟说:「你看见鸟妈妈从鸟窝飞下来去给孩子们找食物了吗?这是不是很让人激动啊。」

很幼稚吧,但这能让孩子感到兴奋。

同理,为了发展孩子的语言技能,大人首先要做的,就是在他们说话的时候要看着他们,并且对他们的话进行评论。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玩,让孩子产生好奇心和兴趣,从而有动力学习。这当然很合理。但是,学习可不是光靠兴趣就可以持久的。

没见过那些学钢琴的孩子吗?一开始不都是孩子兴高采烈地敲着琴键,吵着要学,最后把温柔的妈妈生生逼成了虎妈。

所以,比兴趣更难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孩子坚持下来。在中国,基本上靠家长生拉硬拽,连哄带骗,耗费心血、时间和金钱,陪着一直走到大学。

这份早教标准走的是另一条路——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比如在认知领域,手册给大人的行动指南中就有一条,支持孩子去完成他们自己开始做的事情,帮助他们做计划并且坚持下去。

在社交和「情商」发展方面,还是强调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支持他们去尝试新鲜的事情和解决问题。

到了身体健康和发展这一项,还是这条。

在国内,有关身体健康,大人对小宝宝的要求就是「长得胖,吃饱睡好」。对中国带娃的老人来说,这就是他们的全部任务和终极目标。

学校或者卫生部门肯定不会强调胖,但会给出身高、体重的标准,甚至会给出跳远、拍球或者跑步等项目所谓的标准数值。

但是康州的这份标准手册是这么要求的:学会照顾你自己,并且用身体和手来做事情,这样才会长得更结实,更健康。

所以,手册建议大人在照顾宝宝的时候和他们聊天,让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起床,吃饭以及穿衣。

对于 3 到 5 岁儿童,手册则建议让孩子学习自己照顾自己,比如告诉他们为什么要保持干净,教孩子怎么扣扣子,拉拉链等。手册还建议大人找时间和地方让孩子尽情玩耍和奔跑,跳跃、攀爬,以锻炼孩子的肌肉和骨头。

总而言之, 0 到 5 岁这个阶段的全部教育,是为孩子自力更生和谋求更好的发展打基础。也因此,大人的角色远不只生活上的照顾,而是要通过生活的方方面面来支持和督促孩子的发展。

有了安全感、有了兴趣和动力,有了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体力和能力,孩子就真正上路了。这也许就是早期教育的真义吧。

让孩子在玩中学,一直以来也是爱贝睿所提倡的教养方法。比如给宝宝英语启蒙,如果只让宝宝傻傻地认单词、背单词,效果很差。如果你能和宝宝玩一些节奏感强的英语小游戏,宝宝学起来就很快,因为大脑天生喜欢节奏感。研究发现,每天放音乐的时候,让宝宝跟着音调打节拍一段时间,能够帮助他们发展语言和记忆能力。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