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需要培养孩子的这项能力

时间:2019-08-13 08:03: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思维都是从疑问开始的。孩子有疑问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大胆创新。

实际上,孩子学习成绩好不好,关键看他有没有质疑能力。因为质疑是检验孩子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各方面学习成绩的基础。

可是,现在许多学生只热衷于记笔记,越来越不喜欢提问了。有的是不敢提问,有的不愿意回答问题,更多的是不善于质疑。

研究调查显示,我国小学至高中的学生中,小学生占13.8%,初中生占5.7%,高中生占2.9%,学生在课堂上提问的几率越来越低。

出现这问题的关键所在,就是我们忽视了孩子质疑能力的培养。

比如孩子回家,家长会问:“今天考了多少分,考得怎么样?”当然,家长关心孩子成绩是应该的,不过紧盯着分数不放,全家人心情跟随孩子的名次或忧或喜,长此以往,孩子的创造能力就容易枯萎。

相比之下,西方家庭更关注孩子:“今天向老师提了什么问题?回答了多少问题?”以此激励孩子不断地向老师质疑,向权威质疑,也就不断地去探索、学习、提高效率。

而且,善于提出问题的孩子必定是善于学习之人,通过阅读、质疑、解惑的过程,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学习方法。并且,学到的这些内容会抵达记忆深处,被牢牢记住,不容易被忘记。

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是培养质疑能力的重要时期。从小重视培养孩子质疑能力是提高知识储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前提。

培养孩子乐于质疑要从激发学习兴趣和养成质疑习惯两个方面入手。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

小孩子喜欢向父母提问,爱问“十万个为什么?”其实这是孩子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怀疑、提问、思考和解释的态度与心理倾向,这正是培养求知欲、思考力的大好时机。

在此,家长千万要记住不要感觉不耐烦,说一些“就你话多,烦死了”“快点吃饭”之类带有否定性与敷衍性的语言,这样会扼杀孩子探索世界的天性。

让孩子敢想会说,培养自信

孩子越长大越不喜欢提问,原因是自尊心过强,放不小面子。害怕说错,引起同学的笑话,或被多次打击后(回答错误)对自己失去信心。

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与回答,说错了也不要马上给予否定、责备,而应该对他积极动脑表示赞扬;如果说对了问得好,要给予确定、激励,以此增强自主探索的信心。

有关探索性或实践性的问题,家长也可以参与进去,与孩子一起讨论,调动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去主动思考。

创设有利于质疑的问题情境

家长应尽可能多的给孩子讲述一些“名人伟人儿时敢于质疑,长大后有成就”的故事。

如爱因斯坦不迷信权威对牛顿时空观大胆质疑的故事,瓦特小时候的故事《壶盖为什么会动》,鲁班小时候的故事《锯是怎样发明的》。给孩子树立勤动脑、敢质疑的榜样,慢慢培养他质疑的欲望。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些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图书,比如《上下五千年》、《百科词典》等,让孩子自主去寻找答案,只有这样才能使他真正喜欢学习、主动学习。

教给孩子质疑、解惑的方法

家长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激发孩子求新求异的创造思维。

就拿语文课本上,《晏子使楚》楚王的三次笑,家长可以问孩子:“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三次笑有什么不同?楚王是个怎样的人?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用?”

首先抓住关键的词语,对标题、标题的开头、文章的内容、结尾、难点句段进行质疑,加深孩子对故事的理解能力,找出故事的写法和自己作文的写法有什么不同,帮助孩子识别句子,辨明语气。

然后引导孩子从故事遣词造句的妙处质疑,通过换词比较进行语言训练,让他体会到用词的准确性、形象性,既训练了语感,又发展了创新思维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

重视培养孩子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智力品质的核心,也是决定质疑能力的关键——直觉与灵感。以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为依据,条件是长期思考与适当休息。

如果缺乏思维的条理性,提出的问题就会杂乱无章;如果孩子缺乏思维的关阔性与深刻性,提出的问题就比较单一,显得狭隘与肤浅,容易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也就是容易上当受骗。

孩子若能10秒内解决“1+2+3+4+5+6+7+8+9+10=?”这样的算术题,说明孩子拥有强大的思维独立性。我们平时说的孩子考虑问题有主见,会客观评价事物,指的是思维批判性(不迷信权威)。

一个具有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的人,应急能力强,且会根据事态的严重性和变化,及时地改变先前的计划和方案,同时准确迅速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敢于质疑才能让孩子不走寻常路,才能让他们另辟蹊径,不断探索。

总之,鼓励孩子质疑问难,把他引入问题的天地,就打开了思维的闸门。当孩子各抒己见,听说读思的能力增长时,提高学习能力,以及成绩就不再是难题。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