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生闷气是怎么回事?家长要怎么做?

时间:2019-08-12 14:12: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孩子爱生闷气是怎么回事?不与父母争吵或争吵后躲到一边生闷气的孩子,常常被家长忽略。家长以为此时不要去管他,让他自己冷静冷静,反思一下就行。父母要如何搞定爱爱生闷气的孩子?

同时,家长也怕继续吵下去没什么好结果,也就由着孩子生闷气。其实,孩子生闷气更容易导致极其不好的结果。

孩子在负面情绪状态下自己去想,很少会反思自我,大多数情况是放大父母的强势、狭隘等缺点,把自己放在弱势的受害者的位置。

这样的思考结论毫无疑问是有偏差的,但由于双方不再沟通,家长就无法纠正孩子的结论。

久而久之,孩子在认识上对父母就会产生更大的偏见和隔阂。虽然表面上暂停冲突,但父母更坚信孩子错,而孩子则增加对父母的厌烦和不信任,反而是两败俱伤。

看到这里,家长会问,怎么才能让孩子不生闷气呢?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先搞清楚,孩子为什么会选择“生闷气”这个应对方式:

孩子由于年龄小,还不善于明晰地表达自己,而家长又不能明察孩子的内心,只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下结论,或者自以为了解孩子的内心,而实际上却不是。孩子会很憋屈,无论是家长的批评还是要求,孩子只能接受,心里当然不舒服,就只能生闷气。

孩子无论怎么辩白或解释,家长不但不听,而且根本就听不见、不想听。家长觉得孩子“想法太简单、太幼稚”或者“都是歪理,想着玩”,等等。

孩子无论多大、多能言善辩,一是从气势上压不过父母,先怯了;二是如果父母早就站定“没商量”的立场,那孩子无论怎么说都没用,只能生闷气。

由于长期沟通不畅,孩子已经彻底对父母失去了希望和信任。亲子间遇到问题时,甚至只是可能发生问题,父母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孩子施以冷暴力。孩子什么都不说,在一边生闷气。这种情况一般在孩子十二三岁后经常发生。

我遇到的最极端的案例是一个14岁的男孩,他的父母一个是律师,一个是大学教授,可以想见孩子根本辩不过父母。后来,因为他总是拒绝跟父母沟通,回自己的房间并锁上门,他的父母就把锁给拆了,造成他更大的反弹,威胁要自杀。

总是在家里生闷气的孩子,其成长的局限不仅表现在家里,也会影响孩子全面的心理人格的发展:

孩子的沟通能力无法得到发展

与人沟通,无论争辩、要求、请求、解释,还是在有不同目的、不同想法,可能产生冲突的时候,沟通能力至关重要。

这项能力无法只通过读书、学习、自我反思就能习得,就像游泳一样,必须自己跳进水里游,跟他人学,才能练出来。而沟通最初的训练场所就是家,最初的陪练就是父母。

有的孩子在走出家门后也许还有机会锻炼,有的孩子则因为在家里没有打下“基本功”,出去后与他人沟通受挫,于是更不愿沟通,最后恶性循环,形成逃避或忍耐模式。

形成怨怪他人的模式

生闷气的孩子的内心独白常常是这样的:“我没问题,你有毛病,我懒得理你。”或者,孩子直接冒出攻击性的话,然后翻着白眼走开。

用这种模式对待他人是不容易建立起与他人的良好联结的。越是这样,孩子越容易怨别人不好,最后变成不受欢迎的人,变得易怒或者孤僻。

形成受害者心态

当沟通不畅而又把问题责任归因于他人时,自己当然就成了那个心地善良、有远见但却被误解和打击的受害者。

一旦孩子以受害者自居,他的认知和思维就容易被干扰甚至蒙蔽。凡是遇到与人有不同意见或矛盾时,孩子首先认为别人是不对的、恶意的、攻击的,他的结论和策略自然会出现偏差。

长期情绪状态不好

情绪是一个人的心理过程,我们在进行思考、读书、游戏、上课等各种活动时,都会伴随有不同情绪产生。

情绪既能随着当时的情境产生,也能形成长期的记忆。如果孩子总是处在怨怪他人的状态和模式中,时间长了,他的情绪会变成“气哼哼”的,容易随时转为愤怒或委屈。

孩子总是沉浸在负面情绪中,会影响孩子的内分泌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造成成长发育问题、睡眠问题、消化系统问题等身体障碍。

形成孤僻固执的性格

有的孩子只是在家里跟父母生闷气,在学校里,跟朋友一起时,可能会因平等的交流和切身的体验而逐渐修正家里的模式,变得开朗、积极乐观、灵活变通。

但也有的孩子会长期固化在既有模式中,使得消极被动的行为、偏颇的认知和负面的情绪,固化成性格特征。

总之,孩子生闷气,家长有时可以不理他,但大多数时候,还是要及时或稍后解决,不能任由孩子自己消化而不去处理,以为孩子能明白了。

除了孩子跟父母沟通不畅容易生闷气外,还有一种情况也容易造成孩子“气哼哼”,就是父母意见不一致。

父母一方常常充当老好人或者裁判,另一方和孩子变得越来越对立。当沟通陷入僵局时,“裁判”就要会调解,即在孩子那里附和孩子,在家长那里劝慰家长。

对立双方虽然表面和好,但心里都认定对方有错,自己是受害者,后面的恶性循环就有可能发生。

那么,家长如何避免或应对孩子生闷气的情况呢?

倾听

一定要听清楚、听全孩子的话,而不是因为自己的情绪或者自大,认定早就知道孩子要说什么,或者认定孩子的话不值得听、不必要听。家长听的时候固然不要急着反驳,但也别急着点头认可,先把信息听全,再做判断

试着分析理解孩子的话

试着分析理解孩子的话,弄清孩子为什么这么说,想达到什么目的,帮孩子把话说完整了。

这一点尤其针对年龄小的孩子,他们本来就不容易表达清楚,从认识、记忆调取、情绪再到表达,都不完善。

此时,家长若能站到孩子的角度,帮孩子理顺思路、说清楚了,好处将不仅利于这次沟通,更是在引导和训练孩子的思维。家长的不带偏见和不主观妄断是最重要的。

要做到这一点,对孩子平时生活细节的觉察,对孩子兴趣爱好的了解,对孩子认知和思维程度的把握,是家长必备的功夫。

理解了孩子,也要返回到自己的立场

理解了孩子,别忘了要返回自己的立场,去思考谈论的事情,然后再与孩子尽量客观地探讨。如果家长不同意,那么要说得坚决严肃,并说明理由;如果家长同意但有附加条件,也要说明为什么。

家长要采取关注的态度,而不是“我最懂”“我给点儿批示”那种高高在上的态度。

不要用“太幼稚”之类的话来压人

如果家长和孩子有不同意见,那么辩论的过程尽量就事论事,不要用“你还小,太幼稚”之类的话来压人,也不要意气用事,非争个胜负输赢。

当听到孩子说“就你对”“就你好”等话,或者意识到自己总是有理的,总是说赢了的那个,那么家长要警醒一下,回顾自己和孩子的沟通。

我以前有个同事,回忆起中学时期与父亲的对话,无论他谈食物、小说、时政还是旅游,他父亲都能以简短的几句话揭露他的无知或逻辑上的问题,“把我堵到墙角里”。所以,他现在几乎不与父亲说话,如果不得不说,他也常跟父亲抬杠,“现在轮到我赢”。家长一定要注意跟孩子肩并肩,而不是跟孩子对立地面对面。

想办法弥补

如果孩子已经跟家长生闷气了,家长要想办法弥补。

首先,不要激化矛盾,像拆掉孩子房门的锁,孩子必须答应等硬性的冲突一定要避免。

其次,不要听之任之。“好,我管不了你,咱们走着瞧。”这不是帮助孩子,而是在诅咒孩子的未来。

最后,与孩子恢复对话,真诚地获得孩子的信任,做到不再总是家长赢,不再围追堵截孩子的话,不再主观评判他、贬低他。

如果家长真的没办法重获孩子的信任,重建沟通,那么家长就需要心理咨询,修正自己惯常的一些思维和言行模式,做自身的调整和改变。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