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种方式跟孩子说话,成长超出你想象!

时间:2019-08-15 10:28: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无论在职场还是生活上,会讲话的人总是特别受欢迎,可能同一种意思,换种表达方式,就能收到完全不同的效果。由此可见,语言是门神奇的艺术,表现在家庭关系中,父母对孩子怎么说,怎么说的令孩子不排斥,乐意接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有时我想,聪明的父母都像是语言大师,他们懂得利用这个强大的交流工具,来增进亲子感情,拉近彼此距离,又能为孩子指点迷津,能做到这一点,是做父母的智慧,更是孩子的幸运。

其实,你知道吗?当我们用成人世界的语言去跟孩子这样说时,他接收到的信息未必你想的那样,因为小孩的世界是直线思维,他们理解能力会有偏差,另一方面,他们又把大人的话看的很重要,你的有些无心之语,就有可能误伤到孩子。

生活中那些大人挂在嘴边的话,在孩子心里意味着什么呢?换种表达方式跟孩子说,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人说:不要发牢骚!不要叫!不要笑!不要哭!

小孩听到的:不要表达你的情绪!

不少父母一见孩子哭就心烦,有的制止孩子“不准哭”,有的讽刺挖苦“男孩还有脸哭”,有的威胁“再哭就不喜欢你了”……然而,哭泣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就连成年人遭遇失恋、失业等打击都会哭,更何况弱小的孩子。哭泣是孩子的权利,也是他们表达情绪的手段。父母狠心不去拥抱、冷血不去安慰,“逼”不出独立,反而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阴影。

父母总是对孩子的哭泣表示不满,这一点总结为“禁止型语言”,在面对孩子变幻无常的情绪时,为了起到震慑的效果,你是不是经常用命令禁止性的语言呢?大人的权威虽然可以卓有成效的制止孩子的声音,但是留给他的却是情绪的无处宣泄,情感的无处投递,只能积压在心底。

有的孩子会认为,父母喜欢的是乖巧的自己,而学会隐藏负面情绪,同时形成了父母不可信赖的印象,无法无条件分享内心感受,导致亲子关系疏远。其次,孩子会认为至亲的父母都不能接受自己的情绪,别人肯定更不喜欢。久而久之,就学会了压抑,可能导致抑郁。最后,坏情绪就像洪水,宜疏不宜堵。负面情绪压抑久了,孩子可能会采取不恰当的宣泄方式,比如打骂、摔东西等。

在面对孩子闹情绪时,你可以试着这样说:

看起来你有点累;是什么让你害怕?(试着去理解孩子的感受)

容纳孩子的各种情绪,耐心去感受他此刻的心情,帮他找到走出负面情绪的出口。

大人说:快点!行动起来!安静!站着别动!回答我!

小孩听到的:你不重要;你必须为了我忘记自己的意愿

晚饭后,明明自告奋勇地帮忙拖地板。他用自己的小水桶接了满满一桶水,正要拎出卫生间,妈妈大喊一声:“别动,别打翻了!怎么装这么满呢!”大人总是不信任孩子,老觉得不提醒孩子,他们很容易把事情搞砸。但我们经常发现,越是担心一件事,这件事情就越是会发生。

这一点我们把它总结成“慌乱型语言”,大人的世界慌慌张张,小孩的世界不知所措。我遇到过一个急性子妈妈,她说和女儿的相处总是很难,就算小心翼翼也难免磕磕碰碰,女儿是慢性格,和她性格完全相反,这种反差制造了很多不和谐,说话不在同一频道,略微冰冷的亲子关系难以更进一步。

大人说什么话,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更好,但用心良苦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下次再有火气上来时,试试这样对孩子说:

我们还剩下十分钟;玩游戏还需要多长时间?

小孩子做什么事往往是没有时间观念的,大人要帮他明确时间观念,又能让他在既定的时间里玩的开心,这样妈妈定时的温柔提醒,对孩子就不再是一种负担。

大人说:我告诉你多少次了?!

小孩听到的:你是个傻瓜,你是个失败者!

有一个一年级的孩子,他每天早上都不想起床。作为妈妈,总是会要早起一点的,自己梳洗完毕,然后就叫孩子起床,叫了几声,没有反应,妈妈又去忙早餐啦。过了10分钟,回来发现孩子还没有起床,就说:快起床,再不起就迟到了!妈妈一看时间,恐怕是要晚了,就把孩子拉起来,然后赶紧把衣服给孩子穿上,然后一边穿一边唠叨:叫你早点睡你不听,马上就要迟到了,我告诉你多少次了?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