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为何如此焦虑?

时间:2019-07-31 21:15: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几乎所有的中国家长,都罹患了共同的病症:焦虑。几乎所有的焦虑,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应试。而几乎所有的欲望,都指向一个目标:在应试中胜出。更高度一致的渴望就是:逃离。如此高度一致的期望值,代表着空前一致的主流价值观。

我们这一代人,以及此前的多少代国人,生活在一个不鼓励“爱与自我觉知”的文化里。这是一种对异类的宽容度极低,对偶尔的“迷途羔羊”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文化,是一种抵制健康积极合作、迷信不择手段竞争的文化,是一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主流价值观单一到极端的文化,是一种以亲情为捆绑、以集体为牢狱、扼杀个性的文化。

尽管经过了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文化与信仰的多元似乎已经大行其势。实际上并没有产生一个更健康、多元而开明的主流价值观与文化体系,取代已经僵死但仍然耀武扬威的那一个。打碎旧体系并不代表新体系的自然诞生,混乱无序的真空状态中,旧体系仍然在潜意识中占有决定性的控制地位,并表现为整个社会不约而同的驱同抉择。在任何社会中,这种“随大流”的无意识驱同,都会带来虚幻但不切实的安全感。时下体现在教育领域的羊群效应、不择手段的商业行为,都是这种意识与选择驱同的表向映射。

在这种文化里,每一个生命,生来的使命就是为光宗耀祖,为各种集体献身。我们从小到大作为个体的人所受到的嘉许与鼓励,从来不是源自独特的“个性”,而是为大集体和小集体所做出的贡献。

因此,我们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可爱”,我们的成就感与自信基本上取决于外在的肯定,这就是“豪车”、“社会地位”、各种“博赞”之秀如此蔚然成势的文化与心理成因。我们的自信不是源自内在,而是源自外在,孩子就是我们这种外在工具的延伸,承担着为我们“博赞”或是实现目标的重任。这种自信之虚幻而不牢固,是再多的艳羡与“赞”也撑不起来的。因此我们就会焦虑,就会失眠,就会对孩子歇斯底里,变本加厉。

现在,我们的父母已经垂老或已故去,影响力似乎已然不在。表面上,我们已经能够完全把控自己的生活,包括所有的人生抉择。但静下心来,反躬自问,驱使我们做出这些抉择的,到底是清晰的自我认知,还是潜意识中被动传承下来的主流价值观?如果我们足够真诚,答案自然会凸出水面。

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真实地拷问自己,因为我们具有社会属性,是无数合作与联结中的一环。我们自身的成长或抵制成长,影响着和我们利益相关的所有人。尤其是身为父母,天然的强势地位使我们在新生命中扮演着或“扼杀”或“扶持”的角色,我们无可推避,唯有面对,即使这会危及我们长期赖以生存的安全感,需要跨出“舒适区”、克服惰性、逆主流而动的巨大勇气。这是一生仅有一次(独生子)的天赐良机。如果对孩子的爱都不足以拖动我们的成长,还有任何其他力量能够做到这一点吗?如果孩子的到来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失败,我们这一生即使物质再充裕,还谈得上成功与幸福吗?

我们现在这一代做父母的,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从来没有被鼓励过发展个性,认识自我。尤其是高等教育程度的所谓“中产阶级”,一路走来,学业工作一帆风顺,是这种文化中受益最大、对主流价值观认可程度最高的,无论如何自诩开明,都是对孩子期望值最高、压迫最切的。这个期望值,就是当初社会家庭于我们的整体期望值。大家可以扪心自问,事实是否如此。我们的焦虑,很多时候就是来自于孩子达不到这个期望值,“别人家孩子”达到的这个期望值。而我们的意识中,从来没有给过孩子别的机会,也从来没有正眼看过孩子自身的天赋与兴趣。我们的目光在那么多“别人家孩子”的身上。

因此,我们焦虑的根源,不是外在,而是内在,源自我们的内心,我们被动传承的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家长扮演的不是“受害者”的角色,而是“始作俑者”,至少也是“从犯”的角色。

如果我们能转变一下观念,变换焦虑的指向,把焦虑从孩子身上投射到自身,焦虑就会成为家长的成长契机。与孩子的冲突,就会成为精神成长的最大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孩子真的是降落人间,拯救父母于水火的天使。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

教育反思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