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有效地带领孩子走你喜欢的那条路呢?(2)

时间:2019-08-18 14:53: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不过笔者要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次剥夺太多特权,剥夺特权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就不是处罚了,而是剥夺孩子的爱了,罚得太厉害了孩子可能会缺少安全感。

还有一位爸爸擅长使用正惩罚:

周兵家的墙上贴着一张“罚单”,针对的是孩子不好的行为。他孩子6岁了,已经有用自己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玩具的意识了。周兵给孩子贴了这张表格,说明各种不良行为的罚金各有多少。比如,不按时睡觉,罚金为一枚一角硬币;乱扔玩具,罚金为一枚一角硬币;和同伴打架,罚金为五枚一角硬币。如果孩子打架了,或者说脏话了,就让他上缴罚金,放在一个预先准备的罚金储存罐里。

一时想不出处罚措施怎么办?问问孩子,自己觉得假如再犯,怎么办?孩子可以给你提供想法,而且由孩子自己提出的处罚方式,孩子也更能接受。

在说了处罚措施之后,别忘了再说说奖励措施。赏罚分明才更能催人前行。

强化是加强孩子的好行为,也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

① 正强化

正强化就是给予一个好刺激。为了使儿童能够建立一个适应性的行为模式,通过运用奖励的方式,使这种行为模式得以重复出现并保持下来。奖励的方式可以给予对方喜爱的实物,代币,金钱,也可以是微笑,点头,称赞及表扬等。上文那个爱使用正惩罚方法,爱给儿子开罚单的爸爸,其实可以正惩罚和正强化一起使用,对孩子的坏行为罚款,对孩子的好行为给奖金。

② 负强化

负强化与正强化正相反,是指去掉一个坏刺激。这种坏刺激为引发所希望的行为的出现而设立。例如较大一点的小孩依旧有吸吮手指的习惯,家长应该做什么来帮他改正这一坏习惯呢?从负强化的观点来看就是当这个孩子吸吮手指的行为一出现就要受到指责,而一旦其不再吸吮手指了,就立即停止对他的批评。久而久之,孩子吸吮手指行为的频率就会渐渐降低直至消失。

在对孩子说奖励措施时,跟说惩罚措施不太一样。因为微笑、点头、不再批评等等不具体的奖励,就不太能说出口,因此这些非物质的奖励,让孩子自己来发现,反而更好。

3. 第三步:不断坚持,不断给孩子信心

行为心理学说,养成一个好习惯要21天的时间,而让一个好习惯牢固下来,需要至少三个月的时间。这是一个持久战,所以父母决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前功尽弃。

改变一个行为需要的不仅仅是家长的坚持,孩子才是真正的当事人。在改变的过程中,最挣扎的也是孩子。大人们看看自己要改变一个坏习惯有多痛苦,就能明白孩子有多痛苦了。因此,在孩子改变的过程中,家长要不断地给孩子加油打气,给孩子戴高帽,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可以的。我很喜欢有位心理学家的说法:“我们应该敬畏孩子的挣扎,陪伴他,不去包办更不去干涉,这样他才会生出勇气,发现自己应对问题的力量,让自己的能力充分地被开发。当他独自一人成功地做到了,他会对自己更有信心。”

激发孩子的信心,除了鼓励孩子,还有一个办法:让ta看到与自己不相上下的同伴也能做到这件事,让孩子在同伴身上观察学习,这种方法也能给孩子信心,或者说,这也是一种激将法。

一次聚餐时,小东上了餐桌就是不好好吃饭,一会儿上来一会儿下去的,边玩边吃。妈妈没有任何责备他的意思,而是叫上了另一个小朋友跟他坐在一起,陪着他吃。这样一来,小东看着其他小朋友比着吃,一会儿就把碗里的饭菜吃光了。妈妈认为,与其惩罚他,不如改变一下就餐环境,把大家就餐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形成一个比较热烈的就餐气氛,利用这种气氛感染孩子,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吃饭这件事情上来。

不过,在使用激将法的时候,不要说“你怎么不行”,这是责怪,而要说“他行,你比他还行,所以你也行”这才是鼓励。

★ 行为塑造的注意事项:

① 及时性

及时纠正非常必要,因为在孩子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密切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如果事情过去了好久再惩罚,或几件事加起来一起说教,孩子会不明就理,不清楚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受罚。父母要及时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因为某件具体的事或行为而受罚,同时还要让孩子了解他仍是好孩子,父母依然爱他。这才是惩罚的真正用意。

② 不要故意引人入罪

若不要孩子吃糖,请把糖拿走,不要放在他面前又不准他吃。

③ 慎用金钱作为手段

虽然用金钱来赏罚是很有效的手段,但用多了可能会让孩子变得唯利是图,所以必须慎用。

教育方法:莫依照经验行事,也莫听一家之言,经常反省,也不要害怕犯错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