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姓家谱辈分排列_孔姓各地家谱大全(9)

时间:2019-11-13 18:39: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第七十代 衍圣公 孔广棨,字京立。清雍正九年(1731年)袭衍圣公。 第七十一代 衍圣公 孔昭焕,字显文。清乾隆九年(1744年)袭衍圣公。 第七十二代 衍圣公 孔宪培,字养元。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袭衍圣公。 第七十三代 衍圣公 孔庆镕,字陶甫,一字冶山。生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卒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终年55岁。庆镕系七十二代衍圣公孔宪培胞弟宪增之子,孔子七十三代孙。宪培无子,以庆镕继嗣。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袭封衍圣公,诰授光禄大夫。 第七十四代 衍圣公 孔繁灏,字文渊。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袭衍圣公。 第七十五代 衍圣公 孔祥珂,字觐堂。清同治二年(1863年)袭衍圣公。 第七十六代 衍圣公 孔令贻,字燕庭(又榖孙)。清光绪三年(1877年)孙袭衍圣公,1914年封衍圣公。岁俸定为银2000元。 第七十七代 衍圣公 孔德成,字玉汝。1920年袭衍圣公,1935年改称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奉祀官以特任官待遇。 至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国民党政府改封孔子第七十五代孙袭封衍圣公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为止,“衍圣公”这一称号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一共沿袭了八百八十年。孔氏历代修谱。

孔姓家谱内孔和外孔

一般说来,作为圣裔的孔氏宗族常常自称“内孔”或“真孔”,而把同姓不同宗的孔氏称为“外孔”或“伪孔”。这里的里外、真伪,是以圣脉的流传作为对照的。   圣裔们所强调区别的“外孔”,其情况大致有二:   一是与圣裔同姓不同宗的孔氏。如本书第一章中所述,在古代,也有几支孔姓并非出于子姓之后,在孔父嘉至孔子一系后世的繁衍、扩大的同时,这些“圣裔”之外的孔姓渐渐湮没无闻,也无世系资料存世,然而这为数不多非圣裔的孔氏有时会想方设法混进圣裔中去,以图享受到朝廷对孔子后裔的优厚待遇。正是“累朝优礼”、“与常人异”的待遇,在孔氏宗族史上引起了大量伪孔冒宗的现象,在曲阜县之外的其他州县,时有和孔子后裔并非一脉的外孔假冒“圣裔”,以期得以优免地方差徭,这种情况每朝每代都有发生。而在曲阜,由于管理严格,冒宗易于识别,这种情况极为罕见。   

一是出于衍圣公府的奴仆孔末所传的后代。据载,孔仁玉的后裔在北宋时期传至五十三代而分为“孔氏五位”的同时,洒扫户孔末的子孙也已立为“五院”,分布在曲阜的小薛社、张阳社、西隅社、东忠社、西忠社。到清代,这些所谓“仆随主姓”的外孔,又发展到曲阜之外的邹城等地。既然同属一姓,又并非同脉,为了明确主仆、圣裔庶民之区别,以衍圣公府为代表的孔氏宗族“不准其随钦赐行辈取名,以免混乱”。外孔如冒宗续谱,则要因“冒宗谱,滥邀恩崇”而获罪。

孔姓家谱孔府档案

来源及形成
  孔府档案属于私家档案,由于历代帝王对孔子后裔逐步封官加爵,官至一品,因此,孔府与皇帝关系逐渐密切,上下行文接连不断,全国各州府衙亦相继行文接洽关系。而用于孔府祭祀孔子的祀田达三十六万亩,分布在五省数百个县,因此县级政府与孔府间的关系亦非常多,再加上土地纠纷处理,更是文案复杂。孔府是一品官的衍圣公府,府内除三大公堂外,还有十大厅办事机构,各机构都有日常的工作文件,再加上祭林庙的各种帐册、府内生活的规定及帐册等,因此,资料极为丰富。   孔府档案以其历史长、数量多、内涵丰富而成为中国著名的私家档案。由于战乱孔府档案过去曾有损失,现存档案记录了孔府从明代嘉靖十三年(1534年)至1948年8月400余年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族等方面的情况,是研究历代衍圣公府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我国封建社会的珍贵原始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孔府档案也为中国文献档案学提供了一个特有的典型范例,在档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档案整理
  文件的保存原来较为分散,孔府凡属于上下及各州府县行文均保存在掌书厅书房内,由典籍官掌管,地亩册、契约、收租册,均保存在册房内;婚丧嫁娶及林庙祭祀酒席帐、祭品帐均保存在司房内;内务日常开支、工资帐和来往宾客帐均保存在帐房庶务室内;呈禀号簿、收文簿、发文簿、送文簿均保存在启事厅承启处内。以下族长衙门、百户衙门、管勾衙门、礼学、乐学、古乐传习所等,各厅房均有零星文件。1948年8月古物保管所成立后,把这些零星文件均收归书房保存。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

孔姓家谱表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