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压岁钱”是不劳而获吗?(2)

时间:2019-08-01 18:27: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钱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到底应该对钱持何种态度?就像我们如果不能以平和心对待一个人,就无法和这个人长久相处一样;如果不能以平和心看待钱,就无法在财富上获得真正的自在。这是个很大的一个人生课题,需要不断地深入思考。

二是因为它数额较大。如果孩子的压岁钱攒到她18岁以后也不过只是几百元或几千元,你应该也不会有这样的担心,为什么数额较大的钱就会让你这样产生这样的担心呢?

假如数额较大的钱容易使孩子出问题,孩子获赠的金钱数额和“变坏”的风险成正比,那理论上就应该推断出富裕家庭的孩子更易变坏——尽管媒体或坊间经常这样渲染,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事实是,世界各国犯罪率和贫穷总是成正比,中国当然也不例外,据说现在的贪官大多数出身贫寒,从小形成的匮乏心理让他们面对金钱时贪得无厌。中国自古有“寒门出贵子,白屋出公卿”的说法,这不是一种因果,只是一种可能。现在媒体上经常曝出“富二代”行为不端的事件,很多人会简单推理为“豪门多败子”,这样的认识只是以偏概全,或者说是一种酸葡萄心理。如果说有些“豪门”确实出了“逆子”,那绝不是他家的财富导致的,而是他的家族门风所致,德不配财。那样的人家,即便是穷人,也不会更好,照样出逆子。同理,那些培养出优秀孩子的穷人家,即使他们家境富裕,如果禀承的家庭文化理念是相同的,他们的后代也照样优秀。总之一句话,孩子未来的道德面貌和他家有多少钱没关系,只和他的家教有关,和他成年后的自我教育有关。

我们当然看到过这样的故事,一些富豪家庭出生的孩子,虽然他们生来就拥有巨额财富的分享权和继承权,但老富豪不是直接把钱给他,故意通过各种办法锻炼儿子,18岁就踢出家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待其经过一番历练后,再接过万贯家产。但毕竟18岁前他也是“不劳而获”的,并且之后从父辈那里继承资产,荣升小富豪,与其说他是通过到社会上吃苦耐劳赚得巨额财富,不如说是凭借特殊身份便捷地获得的,这样说来,他的财富仍然是不劳而获的。

那么,答案就很清楚了。

第一,你不能定性压岁钱是孩子的“不劳而获”。因为在我们的话语习惯中,“不劳而获”是个贬义词,指一个人原本不配或不该得到某些东西,却由于某种非常情况得到了。而你的孩子,她配得也该得到这笔钱,哪怕它数额很大。家庭系统中不存在“不劳而获”这回事,亲朋间自觉自愿的互相赠送不需要加入太多的社会评判元素。钱币本身是中性的,它原本没有任何道德标注,我们更无需人为地赋予它某种色彩。

第二,这些钱虽然不是孩子的劳动所得,却是他的身份所得,所有权是经过成年人的交换法则首肯的,那它就属于孩子,支配权也应该属于孩子。如果孩子想把这笔钱攒起来,你就帮她攒起来,不必有任何担心,这和你用别的方式为孩子存钱是一回事。如果孩子想花,你也应该允许她自己支配。比如可以跟孩子协商好了哪些东西由父母来买,哪些需要她动用自己的压岁钱,剩下的可以存起来。无需担心孩子一下子把几万元挥霍干净,正常的孩子绝不会这样干的。

第三,你以前采取的压岁钱的两种花法,理论上可取,但如果不是出于孩子的自觉自愿,只是出于父母的决定,那就不对。总的来说,以后在压岁钱的管理上没必要动太多的脑子,任何完美的设计,如果引起孩子心里不乐意,哪怕她勉强同意了,也没有意义。孩子可能会觉得父母在算计她,那么她学到的就是算计别人或不信任别人,这不但影响孩子的幸福感,对培养孩子健康的金钱观也有不良影响。

说到这里,你应该基本上明白为什么会感觉那位罗专家的观点有些“不对劲”。

罗专家认为压岁钱不能交给孩子自己花,理由是“现在孩子得到的钱数额较大,他们不懂得如何花。”我相信罗专家在平时的言论中也一定说要给孩子尊重,因为这已成为教育的共识,但他在压岁钱的问题上,首先就剥夺了儿童的主体性,对儿童权利表现出不尊重。另外他说压岁钱“不是孩子自己挣到的钱”,不是孩子自己挣到的,它难道是家长挣到的?而且,他说“如果给了孩子,孩子也没有成就感和自豪感了”,为什么要在这笔钱上捆绑一种意识形态,难道孩子在得到一笔本属于自己的钱时必须要有“成就感和自豪感”吗,我们需要如此功利吗?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

教育反思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