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六点,让学龄前宝宝有个聪明的小脑瓜!

时间:2019-07-08 08:15: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现在每次回家,医生护士都会要和小D拍照,每个人都在感叹,生命的力量。也有护士和我们说,感谢我们常常回去看她们,这让她们觉得自己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是意义重大。小D的NICU主任也是纽约很著名的儿童脑神经科大夫,现在小D情况慢慢稳定了,我每次见他都不用再问“救火”的问题了,会开始讨论一些更加“前瞻性”的问题了。这次,我们就和他聊起了,从脑神经科医生的角度来看,如何帮助学龄前的孩子有个更加聪明的小脑瓜呢?因为是闲聊,我回家后也根据他说的一些知识点自己又查阅了一些资料,整理了这“一个中心,五大基本点”和大家一起学习。

一个中心:多元化的良性刺激学龄前的孩子的大脑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一个学龄前孩子的大脑有1千亿的神经元,其中77%都位于大脑皮层,这个领域是负责处理语言、数学、记忆、注意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据说,学龄前孩子大脑每天的运转强度是大学生的两倍,是成人的至少三倍以上。这些神经元只要收到良性的外界刺激,就好比种子得到了阳光雨露,就会更加茁壮的成长。

多元化是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关键词,现在早期启蒙这个概念越来越普遍了,但我就常常看到身边朋友对孩子的早期启蒙容易跟风缺少规划,绘本热了每天就是只读绘本;孩子喜欢乐高积木就恨不得把整个乐高店搬回家;听说运动有好处就每天只干一件事在户外玩,这都是和“多元化”相违背了。

那怎么理解“多元化”呢?说通俗点,就是不要“偏科”。早期启蒙需要围绕“全脑启蒙“,大脑的不同区域都要照顾到。延伸开说,就是动静搭配,可以静下来拼图也能上串下跳玩耍;就是要调动不同感官体验,既要玩沙玩彩泥,也要唱歌听音乐;就是要多亲身体验不同的经历,可以在家玩,也会去动物园、去博物馆、去大自然。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偏好,有的好动有的好静,有的爱画画有的爱搭积木。我们可以鼓励这样的偏好,但也需要有意识让孩子接触“多样性”,孩子的大脑有无限可能,不要过早地让大脑区域形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情况,更不要因为父母的偏好或者局限而给孩子设限了。
第一基本点:温柔对待斯坦福大学有一项研究指出,当孩子感到压力和害怕时,他的大脑会释放一种有毒物质叫氢化可的松,会损害记忆力区域的脑神经。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感到放松不焦虑,是促进大脑健康发育的关键。

由此可见打骂的危害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大,是万万要不得的。同时,对于孩子害怕的事情,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同理心,比如做噩梦了、害怕黑暗、雷电等。让孩子时刻感觉到,当自己有需要时,父母一直在身边。孩子的焦虑和紧张水平越低,大脑发育就会越健康。

第二基本点:重视数学启蒙数理逻辑的启蒙是很容易被学龄前父母忽视的,其实在4岁之前,关于数学逻辑的脑回路就已经基本定型,因此在这之前及时开展早期数学启蒙是可以更好地促进这块区域的发展的。

而其中,归类能力是最重要的一个早期数学启蒙能力。多鼓励孩子对生活中遇到的东西进行比较、分类,让孩子掌握一些简单的抽象概念,比如大小、长短、形状、颜色等,都是可以更好地刺激脑部发展的。

第三基本点:多和人交流,少和机器交流语言启蒙大家估计都不会陌生了,学龄前这段时期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坚持磨耳朵很关键。主任特地强调了父母亲自读要比机器读有效,而读的时候,语调多变声音高低起伏是效果最好的。

当一个父母深情并茂地和孩子读绘本时,如果这时我们有个脑电图,就会明显看到孩子大脑掌管语言的区域会大面积显现红色,表明大脑正在高效地吸收这些良性刺激。这其实也是给我们一个提醒,不要让视频/音频、早教机取代了父母的作用,剥夺了和孩子沟通的机会。
第四基本点:吃得好就像身体需要营养,大脑的成长发育也是需要营养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孩子饮食的多样性和营养均衡。其中,特别要有意识地给孩子的饮食里增加一些补脑食物,包括蛋黄、深海鱼、牛油果、蓝莓、坚果(但要注意整颗坚果不能直接给3岁以下的孩子吃,可以磨成酱)。

同时,要避免那些“零营养”的高糖高盐垃圾食物,比如糖果、预包装饼干、快餐等。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