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学会和“青春期”这匹小狼相处?

时间:2019-08-11 18:53: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家长如何学会和“青春期”这匹小狼共处?青春期这个概念,跟青少年的概念会混淆,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我们不多说,下面我们来看看家长应该怎么跟“青春期”这匹小狼共处?

对现代社会的儿童来说,转变成大人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辛苦的过渡期,叫做青少年的时期,这一句话就提出两个问题: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青少年期更困难

一个是现代社会

在过去,一个社会还没那么发达,比较原始的社会,其实并没有青少年这个观念,只有小孩跟大人,如果说一个小孩有性能力了,他理所当然要生小孩。

所以当14岁的朱丽叶以及16岁的罗米欧想要私奔的时候,其实没有人对他们性生活感到反对的,罗米欧与朱丽叶被反对的是他们两个家族是世仇,其实不是反对他们的恋情,因为在那个时候的罗马时代,事实上并没有人反对,那时并没有青少年这个阶段。

所以回过来讲,青春期是一个随着社会进步才慢慢延伸的一个阶段,社会越进步,相对来说青少年所面对的问题就越困难。

原始社会,青少年要达到进入社会这个阶段是容易的,可能社会越来越成熟了以后,一个人或一个青少年要成为社会人越来越困难,所以我们因此就把青少年的这个阶段,特别提出来。

青少年期是学会离开的阶段

在有关人的阶段的理论中,最被熟悉的可能是弗洛伊德的口腔、肛门、潜伏期,性欲期等,或者是埃里克森8个阶段。

我要趁着这个机会跟大家提荣格的三个阶段的说法,荣格把人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母性阶段,第二个是父性阶段,第三个是自性阶段。

第一个:母性的阶段

小孩子在这个时候是被家里完全的包容,母性的爱是它主要的来源,所以这时候他享受着无条件的爱。

在母性的阶段当中,他是被包容的,在家这样一个美好的容器里面,他慢慢的成长,变化并不大。这个阶段,父母亲会觉得对他是那么的熟悉。从婴儿开始会欢声,进一步会爬、走、跑等等,我们看到他上学也很高兴的回来。虽然好像身体变化很大,但是他的心智我们是熟悉的。比如说婴儿时期半夜会吵,随时会醒过来,我们就知道他是一个敏感的小孩。

第二个:父性阶段

后来到了青春期却发现不一样了,因为按照荣格的讲法,进入了父性阶段。

这个父性的爱,本身是有条件的。比如说你需要自己在社会出人头地。你要好好读大学,家人是会无条件支持你,这是中国比较习惯的讲法。在我们中国人的世界里面,其实恐怕是就算他不太想读大学,我们都拿钱去求他读。

荣格的讲法的话,他的对象就是西方人。

这种情况之下,或早或晚,虽然中国人比西方人慢一点,终究有一天他还是必须要踏入社会的。

所以这爱是有条件的,目的是在离开、在切割。如果在母性阶段,小孩子的事是被留下来,被包容的。到父性阶段就是有条件的爱,鼓励离开,是要切割的。

所以青少年这个阶段,是学习离开。

第三个:自性阶段

当然这个阶段继续延伸,青少年开始进入社会,开始恋爱、结婚拥有自己小孩,那才进入到荣格的第三个阶段,也就是自性的阶段。

到了中年,不管男性或是女性可能就开始想,做过儿女、做过父母,做过夫妻,我是谁?我到底要干吗?所以到了中年以后,荣格认为,人开始是属于自性的阶段。因为他开始追寻自我。

那这三个阶段当中,每一个阶段过渡到另外一个阶段都是一个过渡期,这种过渡本身就是一个脱胎换骨的一个过程。

突然小孩子不再是你认识的那一位了。或者说,一个男性或者一个女性,在中年以前是很认真的做父母,在中年这个阶段他也困惑,开始有新的追求,他似乎开始觉得生命不甘心只有这样,有的东西很顺利,有的很不顺。会成为一种成长的危机。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思考,事实上青春期会让父母、老师头疼,其实应该是说他们开始脱胎换骨,这种脱胎换骨里面,他们的“我”开始出现了。

这一点我们会谈多一点,这是心理学的讲法。

青春期的身心变化和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我们现在回到生理学,青春期的孩子的身心变化,亲子关系在这个时候又有多重要。

青春期的身心变化

我们先讲身心的变化,过去强调的是荷尔蒙,性腺的改变,第二性征,这些不多讲,大家都已经有点听得腻了。稍微提一下,大家就知道。

过去对大脑不够理解,但是这些年来,核磁共振、扫描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清楚,其实青春期的时候,大脑也有出现一个很明显的改变。

第一大脑的发育实际上比想象的还久,青春期这个阶段大脑最主要的发展,反而是在像是减枝,把不必要的枝慢慢地去掉。

小孩子的大脑发展,像一个乱爬的树,枝枝叶叶的长了一大堆,但是如果它的枝叶太多,以后结成果实的时候,可能就把营养分散了。

所以大脑这时候开始把不必要或者说次要的枝裁掉,或者有一些就变成尾色或停滞。主要的枝干保留下来,不必要的枝干就慢慢裁除掉。

这时候,大脑事实上产生很激烈的反映。在这个过程里面,青少年冲动跟大脑情形是很有关系的。

青春期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