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学会和“青春期”这匹小狼相处?(4)

时间:2019-08-11 18:53: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但如果他在第四个阶段也就是还没有进入青少年阶段,他是有信心的小孩子,自然也会对自己的未来更多想要努力尝试,包括感情也是这样,有他的努力、冲击。

那如果小学不算勤奋,如果有机会去肯定自己,在小学的阶段,他也会尝试的。

所以有些时候早恋,对父母来说是真的很操心,我们不是担心万一跟哪个男孩子,或者跟哪个女孩子上床,这辈子就要跟人家结婚,我想父母担心的不是这一个,父母所担心的反而是说,第一个会不会造成学校的反感,第二个会不会影响功课,特别是影响功课这点,要特别提出来。

其实就像刚刚讲埃里克森,第四个阶段决定了小孩子本身的一个勤劳,也就是小学阶段。

如果这个小孩是跟别人竞争的,或者得到肯定的。其实大部分来说,早恋很少变成一个,他功课受到障碍的原因。

反过来讲,如果一个小孩功课不错,初中孩子高中开始恋爱,功课开始掉下来,我在想应该想的是一个逻辑的问题。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随着小孩每升一级,到初中,或者从初中到高中,常常就是上的学校是越来越精英,越来越重点的学校。

事实上他要继续维持过去那种领先是不容易的。所以当他可能小学成绩不错,进了一个也不错的中学,那也因为不错的中学所平均水平比小学还厉害。但这个时候要维持原来的成绩,比如说分数或者名次,实际上是很困难的。

所以成绩的成就感就没有了,成绩就没有了以后他怎么办?

一个人是需要成就感来维持自己的生命的,所以成绩的成就感没有了以后,自然而然他就会想要获得其他的成就感,然后恋爱只是一个他在朋辈当中获得肯定的一个方式。

其实严格说来,应该说是大部分是学业遇到困难,不知道怎么面对,如果学业没有困难,其实我们常常看到好多例子,爱情是学业的一个助力,就是谈恋爱更觉得自己有责任要把读书读好,这种情形。

青少年朋辈团体的次文化中的自我认同

我们也可以看到青少年在这个阶段,还有一块很重要的基础就是认同,朋辈团体对他来说是一个认同的对象。

在这个时候,有一种一致主义,如果别人有智慧型手机,我也要智慧型手机,如果别人染发我也要染发,类似这样的情况。

那反过来讲,这个时候也常常激励共同的追求,我们也看到青少年有一种次文化的现象,他们有自己的喜好,他们有自己的游戏,他们的语言,这是我们所不知道的。

青少年这种次文化事实上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成长礼。他们在这里,找到对自己的肯定。

所以事实上,有时候我们对这些行为,如果太大惊小怪,如果说今天他本身是一个比较叛逆的,或者是太坚持跟他朋友在一起,就像刚刚讲到的,本来习惯星期六晚上一起聚餐,突然有一天孩子跟你说今天不要去,但是你无法理解,但他没办法抗拒。

到9点左右,他开始坐立不安,开始跟你讲,能不能帮他叫个计程车先回家,怎么小孩子突然让你帮他叫计程车回家,你当就会觉得很困惑,但是你主要是不知道说,其实他9:30跟朋辈约好了,要一起上线玩游戏,这样的行为难道是问题吗?还是说他在肯定他自己呢?

所以这个部分就他要获得群体的接受,才能建立起自我的认同。

有一群人他才能够去看这个世界,然后准备要进入社会,去探索这个世界,他才知道这个世界长什么样子,他知道这个世界长什么样子,他才知道我可以在这个世界扮演什么角色。

反过来讲,如果一个青少年从来没有机会去看这个世界,慢慢长大,他对外面的世界的是恐惧的,不安的。等到他终于,比方说大学毕业了,或者说高中毕业了,选科系,出社会,到底要干吗?突然之间他也觉得很困惑,然后他去做的所有都是按别人的期待。

但是如果中间,比方说在学校,或在社会遇到一个困难,比如说他在高中有时候,他遇到一个人际关系的困难,但是太不合群,太奇怪。

那进入社会以后,他不晓得怎么跟团队,被排挤,可能一辈子就进不去这个社会了。

所以青少年没有机会跟朋辈建立关系。以至于后来逃避上学或拒绝上学的一个现象,逃避社会或者拒绝社会的一个现象。这是我可以看到的。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