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不被允许发脾气,后果到底有多严重

时间:2019-08-12 17:42: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有的人认为是不遵守规则所致(园区内随处可见的醒目标识并未引起当事人的重视);

也有的认为是对方的情绪管理出了问题,再生气也不能罔顾自身的安危啊;

有人甚至建议,直接把这种控制不了自己情绪的人,从择友或择偶名单当中剔除。

在我看来,夫妻之间争吵闹脾气,在生活中很常见,只是这次老虎事件将它无限放大呈现了世人面前。

若按照当下的媒体导向,一味去指责“情绪化”是个坏东西,那么可以想到,以后人们对“情绪化”这东西,态度将会更加严厉。做父母的面对孩子闹脾气,也可能会更加焦虑和苛刻。

这样做的后果,其实比老虎伤人更可怕。

把“情绪化”推到被批斗的舞台上,有用吗?

很多人被教育了多少遍“有话好好说”,到了关键时刻还不是一言不合就开撕。

谁都知道一味情绪化,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可是,知易行难啊!


管理自己的情绪,对任何人都不容易。

管控情绪,对任何人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研究表明,大脑中负责情绪控制和自我平静下来的前额皮质部分,在一个人长到20~25岁之前尚未完全发育成熟。

大人管理自己的发脾气行为尚且如何难,孩子更甚。

微信后台一位妈妈抱怨:

我儿子一遇到问题就只知道哭闹。跟他说了有话好好说,可还是没用。遇到事情还是只会哭闹。头大!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在孩子身上,我们经常能看到反复的发脾气行为。有朝向外部的哭闹、打砸东西,或者语言不满,也有朝向内部的自伤,甚至自杀行为。

这些闹脾气的行为,首先是一种表达攻击的方式。

当一个孩子渴望被爱、被看见、被理解而不得,甚至当他们的合理需求都会被打压时,就容易采取这种攻击性的表达。

一个孩子敢在父母面前哭闹撒泼,起码说明一件事:他认为在父母面前发泄情绪是安全的。这也说明,你们的亲子关系,基础还是不错的。

若孩子知晓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愤怒是不会被父母允许的,是可能遭到严厉打压的,那么他很可能会被迫将愤怒转向自身。于是也就会出现上面妈妈提到的孩子“自虐”。


闹脾气行为,是个体表达攻击的一种方式。

在心理学上,攻击性/发脾气等,其实都是中性词,不带褒贬含义。而且,它们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作用重大,因为它是个人核心人格构建的基础,由此人们获得了爱、自尊的能力,以及获得自我的价值感。

可以说,从情绪唤起,情绪失控,到情绪管控,这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必经过程。每次人们在发脾气的时候,都会经历一次对自身的失望和要崩溃的感觉。而每一次缝合起这些破碎感,重新体验到控制感以后,个体的安全感、自信自尊都会得到加固、升级。

所以,必须允许孩子体验到这样一个完整过程。

如果你试图去阻止一个发脾气的孩子,其实不仅帮不上忙,反而会雪上加霜。孩子的情绪得不到纾解,积压在那里,他也就很难真正有心理空间去学会“有话好好说”。

而且,你的不理解和阻拦,还会成为孩子额外的打击。孩子的情绪不被父母看见,委屈和愤怒都会翻倍。

情绪长期不被看见,甚至被打压、被否认的孩子,长大后遇到问题,还可能重回早年的情境中,习惯用哭闹、撒泼、蛮横不讲理,甚至打砸东西等诉诸行动的方式去应对。

就像老虎伤人事件的女主角所做的。


孩子的情绪不被看见,他的愤怒会翻倍。

我们真正能做的是什么呢?

是在我们的小孩还没长成一个鲁莽的、情绪化的动物之前,多给以他们接纳和共情。

站在孩子的角度,采取共情(即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方式,反而更容易安抚对方,让他较快地平和下来。

如,面对因肚子饿而哭闹的小婴儿,父母及时走近他,弯腰将他抱起,轻拍他,温柔地看着他的眼睛,然后轻声回应他:“哦,我们宝贝肚子饿了是不是,是在提醒妈妈给宝宝喂奶是吗?妈妈知道了,马上就给你准备哦。”你会注意到孩子的哭闹声会马上小了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虽然没能及时得到食物,但他的情绪得到了安抚,这是因为他内心失控的感觉被父母抚平了。

越是小的孩子,越需要父母这样做,因为孩子没办法自己完成这个失控体验的控制过程,需要在父母的帮助和引导下来学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

亲子教育 教育反思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