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的管教是“先严后松”还是“先松后严”?

时间:2019-08-02 20:37: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很多家长表示疑惑,对的孩子管教到底是“先严后松”还是“先松后严”?下面来看看这篇文来了解一下吧。

前几天,和朋友约好要一起吃饭,结果朋友临时有事要晚到半个小时。过了好一会,朋友便匆匆而来。

原来是要出发的时候,一个朋友让她帮忙找一个家庭教师,给她的一双儿女补课——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要求朋友帮她找家庭教师了,在这之前,已经有n和老师被这个两个熊孩子气走了。

朋友的朋友姓周,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十几岁就开始做生意,吃苦耐劳,生意做得也是风生水起。对于一双儿女,小周总觉得现在条件好了,要给孩子最好的,总觉得孩子还小,要宠着点。

结果现在孩子8、9岁了,不爱学习,小小年纪就花钱如流水,还总是在外惹事。

小周两口子都没什么文化,就想着高价聘请家庭教师来帮忙管教孩子。但是没有一个老师能管得了已经养成恶习,充满戾气的孩子。

小周对朋友说,这些年辛苦打拼,就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让孩子受最好的教育,弥补自己没文化的缺失,可没想到,孩子这么不争气!

其实,不是孩子不争气,而是小周夫妇错过了对孩子管教的最佳时期,他们总是在想,等孩子大了就好了,就能理解父母的辛苦,好好学习,努力读书,可是他们却不知道了,一棵小树苗如果从小就歪着长,不及时扶正,你信它以后会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吗?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在《家庭教育》一书中,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从前有位富翁,年近五十方得一子。他把这个儿子看成无价之宝,成天乐得合不拢嘴,迁就放任,任其为所欲为。

儿子长到四五岁的时候,一不高兴就张口骂人、动手打人。但富翁觉得孩子年纪小,不懂事,孩子做错了事,他也不认真管教,随便敷衍两句拉倒。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的恶习越来越多,胆子也越来越大。

到了十七八岁,竟然偷父亲的钱,到外面赌博,且一掷千金。富翁知道后非常生气,觉得再不管儿子就不行了,于是当众把儿子骂了一顿。

结果,儿子不但不怕,还口出狂言:“你这老东西,该死不死,还骂我!你当心点,我迟早弄死你!”富翁听了这话,气得浑身发抖。

当晚,他想:儿子的浑话虽说是气头上说的,可也不能不防。于是,他把一只小斗桶放在铺好的被窝里,伪装有人在睡觉。他则悄悄躲在床后边,屏息静气地等着。过了一刻钟,他见儿子轻手轻脚推门进来,手里提着一把锃亮的斧头,一到床前便怒气冲冲地举起斧头,朝床上乱砍一通。

只听“啪”的一声,小斗桶碎了,儿子以为父亲的脑袋被砍碎了,慌忙丢下斧头,仓皇逃走。

光阴似箭,一晃十多年过去,富翁已有八十多岁,老婆已经去世,他暮年孤独,苦不堪言。虽恨儿子无良,但仍希望儿子能够脱胎换骨,改邪归正,重新回到自己身边。

一天,富翁正在桑园散步,忽见一个年逾三十的农夫朝他走来。农夫说:“老人家,请你把这株老桑枝弯过来。”富翁说:“你开什么玩笑,老桑枝哪里还弯得动?”那农夫说:“有理、有理,桑枝要小弯,儿子要小教。”富翁听了这话,顿触旧恨,不禁泣不成声。

农夫又说:“老人家,你仔细看看我是谁?”富翁上下打量,细细端详,发现眼前之人正是自己逃命在外的儿子。父子二人久别重逢,百感交集,抱头痛哭。

柏拉图说:“对孩子最残忍的事情就是让孩子心想事成”。好孩子千篇一律,熊孩子真的各有各的“熊”法。近年来,由于“熊孩子”造成的冲突事件频发,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在公共场合乱折腾,缺乏规则意识,瞎胡闹的背后正是其家长从小的默许,这种默许对孩子来说不正是“最残忍的事情”吗?

许许多多的生活实际例子也告诉我们,教育孩子“先松后严”往往会害了孩子。
常言说:“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并非空谈,科学研究显示,在成长的过程中0-6岁孩子的教养,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一般而言,孩子的大脑发育在0-3岁就已经完成了80%,7岁将完成90%。

3岁的孩子,不管是说话方式,还是人格性格都已经基本形成。

他们儿童不仅听得懂,还会感受大人的情绪,但是却不会表达。

这个阶段是孩子不断吸收和累积智慧的过程,家长教给孩子什么,他们就吸收什么。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