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亚婷:如何让孩子拥有快乐生活的能力(2)

时间:2019-08-13 10:48: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2. 如何处理孩子的消极情绪

相信很多父母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形:孩子无理取闹发脾气,孩子怕这怕那不够勇敢,小朋友之间闹矛盾生气等等。这些情况下都是孩子负面情绪爆发的时候,也是父母最为崩溃的时候。正确处理孩子的消极情绪,并借助这些机会来培养和发展孩子自身的情绪能力,是好父母的必修课。孩子经历负面情绪的时候,是一次学习情绪调控的机会,但孩子能不能借此获得成长,取决于父母能不能帮助孩子正确面对消极情绪。

今天的课程中呢,我们就给家长提供两个有效的技能,第一个是你的情绪我能懂{这个法宝帮助家长读懂孩子的情绪}

处理孩子负面情绪的第一步是: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感受,正确解读孩子的情绪信号。父母尝试不把情绪看作是“好”或“坏”的,也不要因为孩子脾气大、情绪化,就说孩子性格不好,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感受,去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真正需求,这在心理学中叫做共情或同理心。共情是帮助孩子进行情绪管理的基础。

怎样才能做到共情呢?简单地说,就是要觉察孩子的情绪,倾听,并且认可孩子的情绪。孩子的情绪背后时常有不同的原因,父母可以从以下三点来尝试理解孩子,这样有助于我们对孩子的共情。

第一点,有时候孩子想要做一些事情,但因为语言或行动能力还跟不上自己的想法,会有一些挫折感,这种情绪说不出来,就可能表现为发脾气、哭闹。2~6岁的孩子表现得有些情绪化,这对他们来说是正常的。比如孩子想搭很高很高的积木,但是一不小心,积木塌了,孩子很不开心,这时候父母如果细心观察到了孩子情绪产生的原因,就可以温和地抱抱孩子,说:“宝宝的积木塌了,感觉很难过,对不对?”要是父母猜对了孩子的情绪,孩子通常会回答“是的”,或者虽然说着“不是”,但是脸上会露出笑容,被理解的感觉就是这么好。通常这种时候不需要父母为孩子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点,小孩子们常常选择不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不是因为他们“坏”或有恶意,也不是故意跟父母对着干,而是因为他们面对强烈的情绪时有些手足无措,他们既不理解这些情绪,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感觉好一些。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通常也是含糊不清的,容易令大人感到困惑,因为他可能还没有能力告诉你他自己的感受。孩子在闹情绪、发脾气的时候,与其把他们看成是表现不好的孩子,不如将他们看作是需要帮助的孩子。这时需要我们耐心一些,解读孩子的非言语信息。

第三点,还有些时候孩子情绪不好是在寻求父母的关注,他们可能有一些需要没有满足,或者有一些错误的观念,认为只有父母随时随地关注他,为他忙得团团转,他才是真正被爱的。比如,女儿拿着在幼儿园画的画来给妈妈看,但妈妈正忙着做饭,头都没抬地说:“真棒!你是一个小画家了。”看着妈妈并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儿。女儿就不说话了。一会儿开饭的时候,女儿也许会宣布她肚子疼而不想吃饭。父母可能会觉得女儿在“故意跟他们对着干”,如果因此去惩罚孩子,会让已经不开心的孩子感觉更糟糕。在这个例子中,孩子需要的爱没得到满足,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没有晚饭重要,“妈妈并不那么爱我”。孩子对父母的非言语信息也非常敏感。父母的表情、语气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父母说的话。其实父母不论如何注意,可能都是难免会让孩子感觉有些“伤心”或者“父母不爱我”候。此时,重要的是,蹲下来和孩子平视,或者抱着孩子问问:“是不是你有些时候觉得妈妈不爱你呀?能不能跟妈妈说说,为什么你觉得我不爱你呢?”如果孩子的消极情绪能获得父母的理解,不被父母忽略、误解甚至惩罚,孩子会形成宝贵的安全感,发展出较为稳定的自尊,能够接纳自己的情绪,才有可能具备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这些都是对未来幸福生活相当重要的。

如何应对孩子的父母情绪,我们给家长提供的第二个法宝是:情绪处理工具箱

通常我们所说的情绪能力,包括三个部分,理解情绪的能力、表达情绪的能力和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有心理学研究显示(Nelis等,2011),情绪能力的发展与主观幸福感、健康、高质量的社会关系以及就业状况都是有关系的。因此,培养情绪能力是让孩子拥有快乐生活的途径之一。

培养情绪能力具体如何做呢?首先来看看如何培养孩子理解情绪的能力。这里要介绍的是两个小方法:

(1)为情绪命名。

(2)为情绪提供原因和线索。

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还不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也缺乏准确描述感受的词汇。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发展情绪词汇。基本的方法是,父母通过倾听和观察注意到孩子的感受,并用平静而准确的话语说出这些感受,父母可以把自己变成孩子行为和情绪的解说员,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和情绪线索。例如,在孩子因为积木塌掉而闹情绪时,父母可以说:“宝宝想把积木搭得很高很高,这很不容易。现在积木塌掉了,宝宝感到很难过。”这时候孩子不需要回应父母的语言就可以从中获益,因为这时候父母不但传递着对孩子行为的兴趣和关注,还表达着对孩子情绪的理解,孩子可能就会理解到,原来我这种不开心的情绪叫做“难过”。我们不但要让孩子了解这种情绪,还要让孩子认识到这种情绪是什么东西引发的。

这种方法的目的是给孩子的情绪贴上一个标签,或者给孩子的情绪一个名称,并且给出这种情绪的前因后果,这样孩子不但能理解这种情绪叫什么,还会知道这种情绪会在什么时候出现。也许下次出现类似的情况时,孩子就不会情绪失控,而会说出“我很难过”了。

父母还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自己情绪带来的生理反应。比如孩子因为玩具被抢了而大发脾气,最终出手打了小朋友,两个人都大哭起来。父母可以在孩子冷静下来之后,问问孩子“你生气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身体有什么变化?”孩子可能会发现自己当时双拳紧握、脸在发热,或者噘着嘴。这样父母能帮助孩子确认他自己在什么时候真的发脾气了,还可以教孩子在这种时候怎么做会感觉好一点,比如深呼吸、跺跺脚、转移注意力、跑跑步什么的,还可以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我生气了”。

父母平时还可以经常给孩子准备一些符合他年龄的绘本或故事书。市面上有些绘本是专门给孩子讲解情绪的,这会很有帮助。绘本和故事书里面有人物和事情,父母可以经常跟孩子一起阅读,读到某些情节时候,可以问问孩子“你觉得主人公感觉会怎样?”“你觉得他接下来会做什么呢?”,也可以跟孩子强调情绪“大灰狼来到了门外,小猪很害怕”。这样能帮助孩子从图片里人物的表情、肢体、语言等线索去识别情绪,发展孩子的同理心。

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也经常教孩子描述情绪的词汇,孩子就比较容易学会用语言来表达情绪。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表达能力。

(3)合理地表达情绪和要求

情绪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孩子有任何感受都是可以的,但需要用恰当地表达方式。孩子会经常用不恰当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也是较为正常的,因为他们没有更好的办法。我们进行情绪教育的重点是,我们感到愤怒之后做了什么是合理的,或者做了什么是有效的,合理表达情绪的行为是需要学习的,情绪教育的目标并不是让孩子从此不发脾气,而是教会用正确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

父母可以参考这个标准,来决定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是否合理:第一,不能伤害别人;第二,不能伤害自己;第三,不能损坏财物。当孩子用不合理的方式发脾气时,比如扔东西,打人,父母需要制止孩子,但不要打骂。父母可以温和而坚定地抓住孩子的手,把他抱起来,跟他说:“爸爸/妈妈知道你很难过,我理解。但是不能打人/不能扔东西。”温柔有力的拥抱可以让孩子平静下来。花一点时间在孩子身上,未来可以为父母节约下大量亲子大战的时间。

常常听到父母跟孩子说:“不许哭”“不许闹”,这些其实并不是有效的方法,孩子可能会理解为“不许伤心”“不许生气”,导致对自己的情绪产生内疚。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学会用语言说出自己的情绪和要求,而不是采用摔东西、打人、哭闹的方式来表达。当孩子有摔东西、打人等不良的情绪表达行为时,很多父母会采用责骂、惩罚、打孩子的方式来制止孩子的行为,这样的处理不仅会引发亲子冲突,还给了孩子一个“强权即真理”的坏榜样,他可能就会从此学到用暴力和骂人来解决问题。父母这个时候要做的是用平静的语言去引导孩子:“我知道小朋友抢你的玩具,你很生气,但不可以去打人。你可以大声说‘你抢的玩具,我很生气’或者‘我等一下就给你玩’”。父母也需要平时多鼓励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你哭的时候父母并不知道你想要什么呢,能不能说给父母听呀”。

当孩子学会正确合理地表达情绪之后要做什么呢?父母还需要引导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答案。即启发孩子自己寻找解决办法,如果孩子对一些事情有不正确的看法,还要引导孩子改变这些看法。

(4)启发孩子找到解决办法

在刚才因玩具而产生纠纷的例子中,父母可以说:“我知道你很喜欢这个玩具,可是幼儿园就只有一个,你喜欢,别的小朋友也和你一样喜欢,你能不能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呢?”不过这种引导需要在孩子冷静下来之后才会起到作用,孩子和大人一样,发脾气的时候是很难思考的。通常孩子也能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还会出乎大人的意料。孩子可能就会说:“那我们轮流玩”或者“用他的玩具跟我换”。

(5)引导孩子改变看法

之前我们说到过,情绪其实还会受到认知的影响。学龄前孩子的思维还不能脱离具体事物,但父母也可以开始尝试培养孩子通过转变看法来改变情绪。比如周末下雨了,孩子不能出门玩,很不开心,父母可以说“下雨也有好处呀,我们可以在下雨时在家一起做游戏,等雨停了出门去玩水”。换一个想法,孩子可能就破涕为笑。这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很有用的思维方式。

下面,让我们回到这节课开始给大家讲的妈妈和孩子在飞机上的故事:

后来,我和这位妈妈聊的时候,她告诉我当时她的感觉糟透了,差点忍不住想要爆发训斥孩子了。不过因为她学习过情绪训练的课程,所以还是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去和孩子共情。

当时,她和蔼地说:“你希望现在就能抱着玩具汽车,是吗?”

孩子伤心地回答:“是的。”

妈妈又说:“所以你很生气,因为我不能把它拿来给你。”

孩子依然噘着嘴,说:“没错。”

妈妈又重复道:“你希望现在就能有玩具汽车陪伴,对吗?”

孩子有些惊讶地看着妈妈,嘟囔着说:“是的,我现在就想和它在一起。”

妈妈接着说:“你现在很累,如果能抱着你心爱的玩具汽车,一定感觉很好。我也希望玩具汽车在这儿陪着你。我还希望我们能跳上一张大床,床上摆满了你的玩具和枕头。要是能躺在那就太棒了。”

孩子点头赞同,说:“是呀。”

妈妈继续对孩子的情绪表达理解:“因为玩具汽车在飞机的另外一个地方,我们不能拿来给你,所以你才感到这么失望。”

孩子叹了口气,说:“是的。”

妈妈又说:“真对不起。”孩子脸上的紧张慢慢消失了,又小声地抱怨了几次,但越来越平静,几分钟之后就睡着了。

在这个故事中,妈妈其实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理解孩子的感受。在这个基础上,帮助孩子认识到,他失望了,还帮助孩子认识到他为什么失望,因为妈妈不能现在给他玩具汽车。虽然妈妈没有实质性地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妈妈对孩子的理解让他感受到妈妈重视他的需要,妈妈是爱她的。这成为了孩子的一次成长的机会,因为他不但学会了面对失望的情绪,还学到了延迟满足。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

家庭教育 教育反思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